夺冠!这所学校体育与教育“双向奔赴”
5:0!随着裁判的一声哨响,吴家山中学女足队在2024年湖北省中学生组足球冠军赛暨特色学校足球比赛中夺得冠军,同时获得最佳运动员1人,最佳教练员1人,5人入选最佳阵容等多个单项荣誉。
1995年成立足球班,2015年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21年被授予‘武汉市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称号,先后有岳敏、王霜等十多名学生入选中国女子足球队。
打通体育后备人才升学通道
跑位、传球、运球、接球、射门……每天下午四点半的下课铃一响,吴家山中学女足队开始规律训练两小时,风雨无阻。“训练很辛苦,但也很充实。”球队队长张乐妍对记者说道。
女足日常训练
“学校专门开设足球班,全方位保障队员们需求。”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吴家山中学女足队在重视专业技术的同时,重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的养成,建立教学管理团队,保障队员学习生活和其他在校学生一样有序进行。更为重要的是,球队非常注重各项青少年赛事的比赛锻炼机会,力争让每个球员都有比赛锻炼的机会。
“我们打通了区域内小初高升学通道,贯通了小、初、高各学段‘一条龙式’的人才培养链条,确保优秀队员优先到足球特色学校入学,健全高水平校园足球人才管理与培养机制。”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还配备教练员专业团队,配齐专项经费,资金专款专用,确保培训、比赛等各项活动顺利进行。
“除了开展校园足球比赛,还全面开展篮球、啦啦操、击剑、轮滑、管乐等单项和综合性体育比赛,从项目设置和时间作安排部署,指导各校有序开展课余训练和竞赛。”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近年来,东西湖区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全方位优化中小学体育比赛体系,建立校级、学区级、区级三级赛事体系,在浓厚的赛事氛围中,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含特色学校)创新锻炼方式、丰富项目内容,运动的触角延伸至每所学校、每位学生。
柔性引才完善师资体系
“跑起来,接住这个球……”正在球场上指导孩子们训练的张志豪擦了擦额头的汗对队员们喊道。教练组每天特别忙碌,除了组织队员训练和参加比赛,还要不断学习新技术、研究新战术。
“技术指导上很专业,生活上事无巨细,学业上也很上心。每次考完文化课,韩教练都会去找班主任了解沟通队员的学习情况,他把球队成员升学的事儿时刻放在心上,我从小学二年级开始踢球,到考上吴家山中学足球班,一直都是跟着韩教练训练学习。”张乐妍说道,自从东西湖区打通体育后备人才升学通道后,球队指导韩建放心不少。
“通过柔性引才、学校聘请等方式完善师资体系。”区教育局体卫艺科负责人介绍。目前,东西湖区针对每个项目设置总教练,负责制定全区队伍培训、参赛计划等。同时,每个项目还设置执行教练,协助总教练科学制定、统筹全区学校本项目的训练计划、比赛计划。在特色学校,还分别设置教练员岗及专职体育教师,负责组织学生的日常训练比赛。
“我们遴选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外聘教练,同时加大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确保队员们能接受专业科学的训练指导。”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女足正在比赛(通讯员供图)
据了解,吴家山中学自成立足球班以来,为国家队、国内各级球队和职业联赛输送了一批优秀足球运动员,已有多名队员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高校,给各类高校输送大量足球专业后备人才。2015年成立的吴家山第三中学击剑队在专业团队指导下,在2017至2019年,连续3年夺得全国中学生击剑锦标赛男子佩剑初中组团体冠军,累计获得各项成绩荣誉达500余项。吴家山第四中学啦啦操队获2021全国啦啦操联赛武汉站花球自选冠军、爵士三级规定冠军,花球三级规定亚军,2021年啦啦操世锦赛选拔赛青少年组第二名,2022年中国啦啦操公开赛集体花球自选第五名等多项荣誉,多名队员考入重点本科院校。
“一项项‘破圈’而出的荣誉,是东西湖区打造‘教育强区’,坚持‘体教融合’发展的缩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东西湖区各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启“五育融合”全面育人新格局。以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为抓手,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涌现出一大批办学特色显著的学校,探索与研究出了适合不同学段学生需求的体育校本课程,全区各学校逐步形成了“班班有队、时时有赛”的“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模式。
报道支持 - 区教育局 武汉市吴家山中学
文、图 - 黄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