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非遗说》 | 柏泉绿茶制茶工艺,以“农业+科技+文创”赋能老茶园焕发新生机
非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西湖博物馆在武汉临空港文化中心公众号开辟了《临空非遗说》专栏,持续为您介绍本区各级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故事,今天为您介绍的是跻身区级非遗项目——柏泉绿茶制茶工艺和他的传承人胡建明先生。
柏泉茶厂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古镇,成立于1964年,背靠万亩山林和湿地公园,茶园占地约600亩,是武汉本地珍稀老茶园。依托玉屏山的天然地理优势,制作上等龙井,吸引着省内外广大品茶爱好者。2019年9月柏泉茶园受邀入驻军运村,成为唯一一家受邀入驻军运村的武汉本地茶文化品牌。柏泉茶园获得了2019年中国好茶叶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2020年第21届中国武汉茶业博览交易会金奖、2021年湖北十大好茶、十大醉美茶园、获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湖北省休闲农业重点园区、湖北老字号等荣誉,成为湖北茶行业及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柏泉这个地方人杰地灵,顾名思义,这个地方在柏树下面有古泉水,泉水是山泉水,水质非常好。柏泉隶属于江汉平原,日照比较充沛,降雨量适合,有一定的山形和坡形,地下矿物质非常丰富,所以这个地方,从种茶、制茶、茶叶生长环境来说是得天独厚。茶树都是在六十年代左右,从杭州引进的群体种老龙井树,一直保留到现在,都有40-60年的树龄,这种老茶树根系深,滋味非常醇厚悠久,这也是柏泉茶能够一直以来,被一些老茶客所喜欢的一个重要原因。
柏泉绿茶都是采摘的明前茶芽,所谓明前茶就是清明节之前采摘的茶叶,明前茶贵如金,采摘6万个芽头,才能做到一斤的干茶,非常珍贵。
对于柏泉茶园的制茶人来说,茶不仅仅是饮品,更是家乡的特有味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柏泉茶场生产的茶曾被誉为东西湖人的“口粮茶”,红火一时。然而随着时代发展,茶农进城务工,柏泉茶场一度走向没落,茶园几近荒废。2018年,深耕茶文化的胡建明带领一支文创团队入驻柏泉茶场,以“农业+科技+文创”的思路实施茶场复兴计划,让年近花甲的老茶场焕发出新生机。通过不断拓宽发展渠道,如今,柏泉茶园已成为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旅游、文创等为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茶园。眼下,柏泉茶场的茶园面积还在逐步扩展,青山绿水间,一座重生的老茶场正焕发出新的生机,“武汉人的茶园,武汉人的茶”在这个重塑的茶场里得以实现,而一个名为“柏泉茶湾”的美丽乡村计划也已落实。
柏泉龙井是一种不发酵茶类,外形色泽绿润,呈条、扁,紧结匀整;内质则栗香居多,香气持久、滋味浓醇爽口、汤色黄绿亮、叶底黄绿明亮。
柏泉绿茶属于扁炒青类绿茶,其基本工艺如下:采茶→摊青→杀青→回潮→辉锅→分筛→成型。
柏泉绿茶技艺对鲜叶的要去较高,所采的鲜叶必须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摊青时长为4-6h,摊青叶手握成团而不快速散开时方可杀青。
采用炒茶专用铁锅,锅温宜160~220℃,每锅投鲜叶量200g左右,杀青历时(10~15)min,茶叶含水率约55%左右。雨、露水鲜叶,火温提高(10~15)℃,勤翻多抖,嫩叶水分较多,火温稍高,动作宜轻。
杀青结束后,需要放在阴凉茶让其慢慢回潮,一般回潮时间大约一到两个小时左右。回潮结束后,就要再次把茶叶放回锅中,用小火烩,用手翻炒,运用扣、推、抓、压、磨手法给茶叶塑形,直到把水分烘干,辉锅时茶叶要根据茶叶的老嫩灵活掌握力度和时间。
其中杀青和辉锅,是柏泉茶口味比较独特和关键两个工序。杀青,它是把茶叶中间大部分水分尽快给它挥发掉,让它的内部物质,转化酶能够更快地达到更好的状态,要求温度很高,迅速地把水分给脱离掉。辉锅,就是干燥掉茶叶中最后的水分,把它做成型,做成我们扁平茶的形状,既好看又能够把它的这个滋味、香味做出来,同时把明前茶独特的豆香味和栗香味做出来,这些都是在最后辉锅的过程中间才形成的。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茶作为饮品,发源于神农氏,传播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发展于明清,创新于当代,泱泱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历史尽数浓缩进这一片小小茶叶中。相比于以前拿着一个保温杯里面泡着一杯浓浓的绿茶随走随喝不同,新一批的消费者似乎更追求日常吃穿的“品质”,似乎已经不能被办公桌上水杯里的那一口茶水所治愈,而需要的是“一条龙”式的多感官享受。
新式茶饮店鹤季,给你带来沉浸式的茶饮之旅,以宋代美学诠释中式茶饮新风尚。在茶叶的品质上,鹤季邀请到传统文化非遗传承人来保证每一杯茶都是最高的水平,“柏泉龙芽”选用柏泉茶园头采明前茶,运用几十年传承的特有制茶技术处理,使得每一杯茶都浓醇爽口、汤色黄绿透亮、叶底黄绿明亮。
烈日当头,鹤季冷泡茶也能将古韵的清凉送给你,相较于热泡,冷泡茶的苦味会削弱,但茶香不减,沁人心脾,更多几分清爽。
(来源:武汉临空港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