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临空非遗说》 | “武汉鱼拓”技艺,让更多人了解东西湖的历史文化

非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西湖博物馆在武汉临空港文化中心公众号开辟了《临空非遗说》专栏,持续为您介绍本区各级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故事,今天为您介绍的是我区市级非遗项目——柏泉鱼拓技艺和他的传承人张恒先生。

鱼拓最早起源于中国的碑拓技术,据说在宋朝就出现了用墨制做的鱼拓,但无详实的史料和鱼拓作品可查。最早的文字和作品记载出现于1839年的日本,那时的鱼拓称作“鱼折”,又称为“胜负图”,是为了参加比赛而拓印下来的,通过测量鱼拓作品上鱼的长度来决定胜负。由于鱼折技术主要传承于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碑拓技艺,后便改称“鱼拓”。鱼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年年有余”、“吉庆有余”、“多子多福”的寓意。

鱼拓经与传统的碑拓和文物拓印一脉相传,融合中国水墨画、书法和西方绘画等元素,是一种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欣赏价值,体现了中华祖先的智慧,更蕴含着丰富的鱼文化。

将洗净的鱼体置于泡沫板做的鱼枕上,将调制好的颜料涂抹在鱼身,再用鱼拓纸覆盖均匀按压拍打,使得鱼身的颜料被拓印到纸上,最后用毛笔勾勒出鱼的眼睛,一幅鱼拓画就此完成。

鱼拓拓出的鱼形态大小和真鱼一样,所拓鱼鳞纹理清晰,色彩艳丽,活灵活现,立体感十足。

东西湖的自然环境秀美,杜公湖、罗塞湖等湖泊星罗棋布,渔业资源相当丰富。“武汉鱼拓”技艺,在这片历史积淀厚重的沃土中孕育、成长。

柏泉鱼拓的传承人张氏在宋元时期由江西辗转迁往武汉柏泉,家族名人辈出。柏泉张恒鱼拓技艺高超,口口相传。

出生在东西湖柏泉古镇的张恒,自小喜欢美术,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艺术系,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武汉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收藏家协会会员,一直对鱼拓技艺痴迷。

位于临空港大道金北一路旁的驿站木屋,是张恒的工作室,里面不仅摆满了张恒多年来创作的鱼拓画作品,还有他收藏的代表东西湖历史文化的古籍善本、字画手稿等藏品。来往参观鱼拓作品的人,也惊讶于东西湖丰富的历史文化。

漫漫历史长河中,鱼渐渐作为一个“信者”的身份脱离出来,成为一个艺术形式的载体、独立的审美对象,再经由鱼拓技艺的改造成为一个融合多种元素的艺术载体。它的“身份”介于工艺与艺术品之间,并完美地将中西元素结合,成为当今艺术的创新形式,积淀着深厚的传统鱼文化,是亟待保护的传统手工艺。

张恒计划结合“武汉鱼拓”技艺的特点与优势,进行文创衍生品的开发制作,让鱼拓艺术以多种形式走进大众的生活。

(来源:武汉临空港文化中心)

相关阅读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