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华社区成立"水杉守护者"志愿队,用志愿红守护生态绿

春回大地万物苏,植树添绿正当时。在第47个植树节来临之际,走马岭街道新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怡居乐银发关爱中心及14名环卫工作者,在十支沟水杉林带开展"守护市树水杉,共建生态家园"护绿行动。活动中,新成立的"水杉守护者"志愿队正式亮相,以除草清障、科普宣传等实际行动,守护辖区5条道路沿线珍贵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武汉市市树水杉。

水杉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其祖先可追溯至一亿多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历经第四纪冰期浩劫,这种珍贵树种几乎灭绝。1984年,见证过地球沧海桑田的水杉被确定为武汉"市树",1999年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在十支沟道路旁,挺拔的水杉林带构筑起绿色长廊,既是城市生态屏障,更是武汉历史文脉的鲜活见证。近年来,秸秆焚烧、杂物堆积引发的火情多次威胁水杉生存。为此,社区联合辖区老党员、环卫工、热心居民组建"水杉守护者"志愿队,10余名队员中既有热心的退休居民,也有熟悉地情的环卫骨干。

"水杉守护者"志愿队。

3月11日上午,志愿者们身着红马甲,手持专业工具展开护绿行动。擅长植物养护的志愿者边清理树根杂草边热心科普:"水杉根系浅,周边堆积物既易引发火灾,又阻碍养分吸收。"队员们分片包干,清除枯枝落叶、设置防火警示贴,还为水杉建立"健康档案"。同时,志愿队创新推行"五个一"工作机制:每日一次巡查、每周一次宣传、每月一次清障、每季一次培训、每年一次补植,为水杉保护织就立体防护网。


志愿者清理树根杂草。

下一步,新华社区将深化“水杉+”保护体系:通过"水杉课堂"进校园、古树认养计划等举措,让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通讯员 - 王恒

(本文来源走马岭街道办事处,仅代表作者观点,本客户端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相关阅读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