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网谷能源产业园,明年交付!

“拿地即开工,开工即招商,建成即满租。”近日,位于吴家山街的网谷能源总部产业园项目负责人刘鸿明,向东西湖融媒记者表示,

当前处于规划建设初期阶段的网谷能源总部项目迎来最新进展,已有10余家企业意向签约入驻。

该项目签约落地东西湖区半年来,坚持“两手抓”:一边抢抓产业园项目建设,一边在全区各部门“量体裁衣”式助力下开展招商工作,确保产业园2025年8月实现主体结构封顶,2026年第三季度全面竣工交付、投产。

“一企一策”

让拿地、开工、招商齐头并进

春日的施工现场,工程车辆往来如梭,工人们忙碌地搬运材料、操作机器,整个施工现场紧张有序。

建设中的网谷能源总部产业园项目。

据悉,网谷能源总部产业园项目由武汉市能源集团全资子公司蓝焰资运集团投资开发建设。

项目选址于晋学路以北、雷达山路以东,总用地面积约20.54亩,总建筑面积约4万㎡,规划建设3栋现代化产业办公楼和411个智慧化地下车位,建成后涵盖总部办公、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能源服务示范、商务配套等功能。

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以“智慧能源中枢・低碳创新高地”为核心定位,全面聚焦“燃气能源+”产业链,重点围绕城市天然气应急抢险和调度中心、新能源投资运营中心、智能能源产品研发中心、能源设计建造中心、综合能源示范中心等企业集群开展定向招商服务。

“从选址、方案报规到施工许可,要经过20余项审批流程。”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原本以为要一个个按顺序办理的事项,改为了并联审批,推动项目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拿地即开工”。

经过不到3个月的地质勘测、试桩等准备工作后,该项目已完成了CFG桩基础施工,现阶段正进行地下室底板施工,预计5月底完成地下室结构正负零。

网谷能源总部产业园项目已完成CFG桩基础施工。

“就像给项目配了私人顾问。”项目负责人回忆道,东西湖区针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企一策”专班服务。为抢抓基础施工黄金期,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武汉市生态环境局东西湖区分局、区城管执法局等多部门多次召开联合会审,压缩该项目各项开工手续审查时限,吴家山街、区产发公司的“保姆式”服务更是为项目开工建设开启了加速度。

“年前相关部门就提前谋划各项审批工作,让各环节无缝衔接,为企业年前开工、年后全面施工节约了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在他看来,项目高速、高效落地意味着企业能更快达产,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复工以来,每天都很忙碌,有多家企业主动找上门,咨询入驻相关问题。”项目负责人说,园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产业链集群,让建设中的项目“开工即招商”成为了现实。

目前,武汉能源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武汉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临空公司、武汉城市能源供应链有限公司等多家新能源头部企业已签订入驻意向协议。

产业园筑巢引凤

反哺城市低碳转型

“我们的产业链有主导性优势,通过几大头部能源企业入驻带动资源聚集,联动上下游伙伴共建清洁能源生态圈。”项目负责人介绍,园区依靠“区位纽带作用+集团生态赋能+政策场景创新”构建的三重“护城河”,不仅为企业提供空间载体,更通过能源产业链的深度协同、低碳技术的实景验证、政企联动的服务保障,帮助入驻企业在“研-产-供-销”全链条中,将运营成本降低15%-20%,使企业得以享受全链条资源整合带来的优势,真正实现“降本、增效、拓市场”的多维共赢局面。

据了解,该产业园可快速导入天然气、光伏、氢能等领域资源,企业能共享市能源集团超 100 家战略合作伙伴网络。未来,园区还将部署光伏、超充站、智慧微电网、SOFC 等示范场景,企业可“零距离”测试新技术、孵化新产品。

网谷能源总部产业园项目规划图。(通讯员供图)

“喝杯咖啡、吃个午餐的时间,就能和上下游企业进行研发沟通、信息互通、合作洽谈!”+已签约的武汉蓝焰自动化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刘雪波满怀期待地说。

值得一提的是该产业园从选址到运营,全流程贯穿低碳理念通过清洁能源体系、绿色基建、低碳产业生态和数字化控碳5大举措,在东西湖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园区。

据介绍,未来,产业园将自建低碳主题酒店、人才公寓,满足企业商务接待、员工生活需求,实现商务配套闭环,减少跨区通勤产生的碳足迹,以“能源+科技+服务”的创新模式,打造华中地区低碳转型策源地,实现筑巢引凤与反哺城市的双向奔赴。


报道支持 - 蓝焰资运集团

文、图 - 徐卉婷

通讯员 - 刘鸿明

一审 - 王露

二审 - 宋亮

三审 - 陶恒

相关阅读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