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程陪同显真情 绿色通道解民忧

“我眼睛看不见,变更执照可咋整?”正午时分,东西湖区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大厅里,患有重度佝偻症的张师傅搀扶着盲人按摩师周师傅,攥着发皱的旧营业执照在导办台前踌躇。佩戴红绶带的导办员小李立即迎上前,一手接过材料,一手托住老人手肘:“咱们坐着说,我念给您听!”

原来,两人经营的“康健盲人按摩店”因原技师退休需变更经营者。小李启动“特殊群体服务响应机制”,将二人引至舒适的等候区。见张师傅佝偻着身子坐立难安,她搬来靠垫调整座椅角度;面对周师傅的焦虑,她蹲在座椅旁逐项说明:“变更经营者需要确认新经营者的个人信息,您口述信息,我帮您填表。”填到“经营范围”时,她特意提高声量复述:“还是写盲人按摩服务对吧?经营地址不变对吗?”

从档案调取到系统录入,小李化身“服务中枢”,在市场监管、税务等窗口间穿梭协调。本需3个工作日的变更业务,通过“口述确认+全程代办”模式,仅用40分钟便将烫金的新营业执照交到二人手中。周师傅指尖划过执照边角感叹:“都说办事看硬件,可这些娃娃把服务做成了‘活设施’!”

这场“无设施依赖”的午间延时服务,折射出东西湖区行政审批局政务人的服务智慧。针对特殊群体需求,大厅创新推行“三不”工作法,分别是不问硬件问需求、不靠设备靠人工、不拼场地拼动线。

“没有盲文设备,我们就是‘人形阅读器’;缺了智能终端,我们甘当‘活体查询机’。通过服务流程再造,残疾人业务办理材料精简35%,平均办理时长压缩至45分钟内,群众“零跑腿”事项占比达92%。”小李动情地表示。

临别时,周师傅摸索着从包里掏出两包艾草香囊:“这是店里驱蚊用的,送给孩子们!”小李将香囊系在老人背包带上:“您留着招待客人,生意兴隆就是最好的回礼!”

如今,东西湖区行政审批局将这套“以人代物”的服务模式持续升级:推出“午间助残直通车”,对特殊群体实行“即来即办、办完即走”;建立“服务接力”机制,跨部门业务通过内部工单流转。政务服务的真谛不在硬件堆砌,而在把人的温度注入每个办事环节。

通讯员 - 李金玉 易斌

(本文来源东西湖区行政审批局,仅代表作者观点,本客户端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相关阅读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