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举行
“每人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至少在3吨以上,一棵树一年可以吸收18.3千克二氧化碳,一个人要想实现碳中和,一年要种树约164棵!”5月30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徐世球专题讲座《碳为关止:碳达峰与碳中和》现场,一系列内容引起了听众的关注和思考。
参观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6号模型大厅。
当天,由东西湖区科协开展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在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举行,全区近百名科技工作者参加活动。
大家首先参观了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6号模型大厅,该模型大厅包含了长江上中下游以及汉江共9个河工模型,工作人员现场讲解了涪丰河段和汉江物理模型的试验情况,让大家对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具体工作和长江内河航运的底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随后进行的讲座,徐世球教授从一碳究竟、双碳目标、三碳责任三个方面生动地介绍了地球大气圈的特点,碳排放的科学含义和产生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气候变化与危害,讲述了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科学内涵、实现途径等内容。他号召大家行动起来,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节能减排,为实现双碳目标共同努力。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徐世球专题讲座《碳为关止:碳达峰与碳中和》。
活动现场,区科协向全区科技工作者发出倡议,号召大家聚焦我区“1+4”主导产业,创新作为,加大技术攻关,加快成果转化,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开辟新赛道,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加强科学普及,点亮科技之光。
据介绍,今年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是“弘扬科学家精神,勇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我区将围绕主题开展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引领、科技工作者先进典型事迹宣传、主题科普、科技志愿者服务、科创沙龙等五个方面的系列活动,营造全社会支持科技事业、爱护科技人才的氛围。
近年来,区科协认真履行科协组织“四服务一加强”职责,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和“科创湖北”试点区建设。区科协荣获中国科协“2023年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区科技志愿服务队荣获“2023年度全国最佳科技志愿服务组织”。下一步,区科协将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持续加强科技工作者服务,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
报道支持 - 区科协
文、图 - 杨倩
通讯员 - 孟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