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优成势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用老房子换新房,您可以考虑一下……”近日,走马岭街青锋社区发动工作人员走进村湾居民家中,就村湾集并的具体内涵和意义展开宣讲,同时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共谋家园发展。
随着走马岭街沿汉江村湾集并工程启动,将分散居住的村民集中安置,实现人口集中、要素集约、功能集成,最终促成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前期青锋社区黄家渡沿汉江村湾集并工程,15栋农村自建房主体结构全部封顶,已进入房屋内部装修阶段。日前,滨江花园附近沿汉江村湾集并工程也随之开工,一幢幢楼房并排建设,打造沿汉江最美风景线。
集并工程示意图。
记者在现场看到,机器轰鸣、吊机起落,工人们正在进行一层的墙体建设。
“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借鉴了前期项目的建设经验,不断优化施工方案,运用先进的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同时,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管线错综复杂等难题,确保工程按期完成。”青锋社区书记肖会成表示,房屋采用砖混或现浇两种方式,延续徽派建筑风格,对沿汉江整体风貌进行保持和延续。
想法好不好,村民说了算。
在村湾集并入户走访期间,听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旧房换新房是什么标准,怎么补偿?据肖会成介绍,新房占地面积由原农房占地面积来确定,村民按标准选择60平方米、96平方米、120平方米三种户型。
“其实绝大部分居民是支持的,只有个别人担心搬到新房后会不习惯。”肖会成说。
走马岭街投入9000余万元用于沿汉江村湾新社区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公共停车场、口袋公园等一应俱全,也包括街路更新、完整社区等一些新理念、新做法。
“一个半月后主体结构即将封顶,争取年底交付。”肖会成表示,新型农村社区建起后,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领头雁”作用,不断提升群众“主人翁”意识,引导居民打造房前屋后小花园,建设生态宜居绿美乡村。通过积极探索,将人居环境提升整治纳入村规民约,让人居环境由“一时新”变“持久美”。
沿汉江村湾集并工程自建房效果图。
据了解,近年来,走马岭街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将零散小村变成“振兴集群”。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村容村貌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充分利用村庄边角地块、闲置区域等碎片化资源,将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等融入微景观建设,为乡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报道支持 - 走马岭街道办事处
文 - 蔡倩
图 - 张洁
通讯员 - 陶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