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谷 奋楫争先
“武汉粮仓”是东西湖的历史“中国网谷”,是东西湖的现在和未来,作为武汉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之一,恰逢两个重大战略机遇叠加交汇,打造产城融合的“中国网谷”,打造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东西湖站在了新的历史坐标点。区委十二届八次全会以来,全区上下全力以赴深化改革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加快转型升级,健全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绿色发展,擦亮区域发展生态底色。
配件的组装效率从160秒降到了22秒,生产线工人从之前的33人缩减到23人,仅用22秒,即可产出一个完整的汽车出风口配件。
在东西湖区长青街道高桥五路的武汉伊势模具有限公司,组装区里精小的设备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叶片、手柄、挡风板安装等工作。
这一加“数”跑出加速度的场景,正是该公司前不久在东西湖区推动下,建设数字化产线的典型成果。
伊势模具公司厂房内景。
将传统的饮料柜变成了一个物联网终端,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自动分析出“热卖货”供店主参考。
在紧邻长青街的将军路街,冰山松洋冷链设备(武汉)有限公司今年4月投用了自主研发的数控产线“加工中心”,让饮料柜完成了“进化”。这家成立仅3个月的制造业企业,还“大胆”投入了1800万元展开智能化改造。
这一新“智”塑造新制造的场景,背靠东西湖区今年初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区的系列政策和举措。
对有技改意愿的规上企业实现智能化诊断全覆盖,推动市级智能化改造示范项目和市级标杆智能工厂创建。
建立工业软件资源池,将工业软件的投入纳入到工业企业技改投入、智能化改造升级支持政策范畴......
伊势模具公司,智能综合组装机进行产品组装。
还有一系列“送上门”和“全覆盖”的举措落地,赋能东西湖区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新材料等细分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的步伐。
不到3个月时间,完成公司落地、选址、8000平方米的过渡厂房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
今年3月17日,又一投资达10亿元的半导体行业“智造”项目在东西湖柏泉正式落地,武汉芯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芯丰精密)正式投产,预计2029年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0.8亿元。
芯丰精密和其兄弟公司武汉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与武汉京东方仅一墙之隔。“两兄弟”均是新型显示领域的上游企业,也是围绕武汉京东方引进的配套项目之一。
武汉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俯瞰。
这标志着东西湖区“从沙子到电视”的电子信息全产业链在不断“舒展经脉”。
为了“链”就发展新优势,激活“1+4”主导产业一池春水,东西湖区今年健全以区领导“链长”挂帅、龙头企业“链主”引领、高校科研机构“链创”支撑的“三链”工作机制,用精准的“链式招商”激发区域高质量发展“链群效应”。
布局产业链,让龙头企业大胆闯,围绕细分产业链,策划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补链强链项目,确保优惠政策“用得上来”“走得出去”“进得企业”。
“链主”企业武汉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力招商链,绘制“产业链图谱”精准招商,为东西湖的各产业现状精准画像,绘制清晰的关系图谱,进而精准发现重点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空白领域以及未来爆发点,让招商像“提着篮子选菜”。
“强链”强出竞争力
“补链”补出新优势
“延链”延出新价值
东西湖区的链式发展战略规划清晰、步履坚定,旨在提高产业本地配套率,加速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激活“中国网谷”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在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培训中心黄鹤网络安全实验室,可对网络防火墙、计算机、手机、摄像设备等进行“闭门”黑盒测试,无需考虑其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即可梳理出安全问题清单,然后提出安全优化提升对策。
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测评填补了国内安全性横向测评与能力测评空白。
今年3月14日武汉市“稳中求进开好局 奋力夺取开门红”新闻发布会上,东西湖区公布将重点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适配基地、网络安全众测平台等八大平台实体化运作与市场化运行,其中像黄鹤实验室一样的新型研发机构,占据重要位置。
除新型研发机构外,以现实需要驱动的企业间创新合作也愈发深入。
天融信、武汉市网络安全协会、武汉大学及岚图汽车共同开展智能汽车网络安全攻关;浪潮与武汉大学共建数据安全实验室……
创新不仅落子未来产业,也关注当下命题。
武汉轻工大学侯温甫教授(左二)开展研究。
走进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侯温甫教授的实验室,含有黄芪、枸杞、金银花等“养生”提取物的魔芋豆腐,不容易发胖的莲藕全粉等“新科技食品”琳琅满目,有些正处于中试阶段,有些已经投入生产。
侯温甫教授团队研发的农产品。
在隔壁楼里的农产品加工与转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王学东既是大学教授,也是省级科技特派员、产品研发员,和团队完成了“鲜湿热干面保鲜技术” “小龙虾全产业链条安全保障技术”“谷物适度加工技术”等一系列研究,将助力区内食品企业技术迭代。
武汉轻工大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学东教授(中)带领学生开展研究。
与学校仅一路之隔的武汉临空港食品大健康科创中心,也将于今年6月正式投入运营,将重点布局研发、中试、成果转化平台,重点攻关功能性食品等关键核心技术。
努力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东西湖逐步构筑起协同高效创新体系,助力科技创新完成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关键一跃。
今年3月15日,《2023年武汉市绿化状况公报》显示,东西湖区森林资源存量、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城市公园(绿化广场)等多项指标在全市领先。
最严生态保护措施在持续,山水律动、晴空如洗,勾勒出生态与都市交织的空间格局。
利用拆迁地、边角地、道路隙地等“巴掌地块”,各具特色的口袋公园遍地开花。
满城青色 拥绿入怀
“村增万树”,一条条村路成了水杉路、枫树路、石榴花路,打开魔法森林、花花世界。
......
从绿的面积扩大,到绿的质量提高,再到绿的精致,东西湖的“绿水准”越来越高。
一边刷新生态含绿量,一边刷新经济含“新”量。
今年4月,位于东西湖区的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武汉分厂,利用生产固废进行生物发电的沼气工程通过第三方安全评估检验,目前,武汉百事食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武汉百事食品污水循环利用系统。
沿着107国道科创智造大走廊,TCL空调武汉智能制造基地通过光伏全覆盖,年均发电量达900万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970吨。
距此车程10分钟的蒙牛高科武汉工厂,车间照明来自天窗透射进来的自然光,车间外的太阳能光伏停车场,年均发电量达116万度。
TCL空调武汉智能制造基地。
作为达能在中国的首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湖北达能无纸化操作每年节约180万张纸,生产效率提高2%,能耗降低3%。
今年全区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达到12家,这是东西湖区围绕工业碳达峰目标,持续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数智化改造的一个生动注脚。
提绿能、减排碳、降成本,东西湖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践行绿色发展中,精打细算着“加减法”。
金银湖碧水清波 城水交融
回顾历史,东西湖从不缺澎湃梦想。
由传统农业区、城市远郊区发展成一座产业特色鲜明、经济实力雄厚、城市功能完备、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宜业之城。
使命在肩,东西湖将以奔跑实干作答。
加快打造产城融合的“中国网谷”,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东西湖行动,扛起一域之担当作为。
文 - 汪杭
图 - 东西湖融媒体中心资料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