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聚网谷 | 余继先:延续8000年的匠人智慧 愿年轻人都能爱上“时髦”漆器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在“中国网谷”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创新创业人才,他们开拓进取、实绩突出,为推动我区各项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与才干,东西湖融媒联合区委组织部、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推出“才聚网谷·高层次人才风采展示”专题报道,介绍一批在我区重点产业领域建功立业的高层次人才,期待和欢迎更多人才认识东西湖、了解东西湖、扎根东西湖。
黄鹤楼、归元寺,武汉市民一定不会陌生,这些建筑中的牌匾、朱门其髹饰及工艺品涂饰使用的精制国漆,由“武汉国漆精制技艺”省级传承人余继先主持生产。
如今,74岁的余先生仍在“国漆精制技艺博物馆”里忙碌。为来访市民科普传统国漆文化,执棒传承中华传统技艺。
初出茅庐领略国漆技艺魅力
1968年的一个清晨,19岁的余继先走进武汉市国漆厂(现武汉市国漆有限公司),开始了跟随前辈制漆艺人的学徒生涯。
初学国漆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没多久,余继先就因为皮肤过敏,脸、手红肿发炎。
“当时差点放弃。”熬过过敏关的余继先,耳濡目染中接受8000年国漆传承的熏陶,学会了全套制漆流程。
余继先往年工作照。(企业供图)
“学习国漆,首先要知道它从哪里来的。”漆树生长于海拔700至2000米间的高山。为弄清生漆品质,余继先多次到产区考察学习,在湖北恩施、十堰、神农架的高山峻岭留下足迹。
在如今的“国漆精制技艺博物馆”里,余继先展示当年使用的煎盘,这套工具正是师傅传下来的。“每次采买前,我都亲自到产区去检验生漆质量。”判断生漆品质、性能,通常要一称、二看、三闻。这项基础工作,哪怕是今天,也无法完全用机器替代。
国漆精制技艺博物馆中,展示着许多精美国漆工艺品。
余继先原来是学电气的,在熟练掌握国漆制作流程后,师傅带他展开生漆改性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为推动国漆应用向工业领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那个时候搞研究常常忘记时间,吃住都在厂里。”靠着这股韧劲,余继先先后升任车间副主任、副厂长。
精益求精推动国漆事业发展
传统国漆制作多为口耳相传,没有标准工序,过去学徒只能靠观察进行学习。余继先开始琢磨制定国漆现代工艺标准工序,既便于年轻工人学习,又能精进制作技艺。
选料、灌稍、粗滤、精制、调制、精滤……在吸收历代制漆艺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他总结出国漆精制技艺六道工序及操作要领。
为保证国漆精制技艺得到有序传承,品质有更好保证,余继先在1989年主持编制了精制国漆相关标准,荣获武汉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余继先在查阅资料。
“标准经历了半年测试。”余继先回忆,关于标准中的干燥时间、附着力等要素相互制约,要在保障整体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干燥时间。
在同行业中率先实施技术标准,填补了武汉国漆企业标准空白,为国漆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余继光还主持对生漆改性漆酚重防腐漆的研究成果进行改良升级,使其耐高温性更强、防石油腐蚀效果更好。2005年,武汉国漆开始大规模生产和销售防腐漆,正式进军工业市场。
国漆精制技艺博物馆中展示的防腐漆样品。
这种防腐漆应用于输油管道、储油罐,使用年限为10年,而以往必须每年使用化学涂料才能达到同样的防腐效果。
砥砺传承让年轻人爱上国漆技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漆常常作为涂料用于家具制作,而近年来,民用市场需求极大缩减。
“国漆技艺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断了!”带着这个信念,余继先致力于对青年人的培养,20多名技术工人由此成长起来。目前在武汉国漆有限公司技术部门从事研究、检验工作的谭波,就是其中的代表。
“余老师言传身教,非常细心,对学徒很有耐心。他退休后返聘作为技术工程师指导我们工作。”谭波表示,做生漆越做越“上头”,看到自己的成果,很有成就感。
余继先与工作人员共同观察生漆流动形态。
除此之外,余继先还开设国漆文化讲堂和“武汉国漆精制技艺”网络课堂直播教学,面向社会免费开展漆文化宣讲,普及国漆知识,扩大国漆精制技艺的受众群体。
2017年,余继先正式退休,他又给自己找了一个“活”——协助公司建立国漆精制技艺博物馆,推动国漆非遗技艺薪火相传。
国漆精制技艺博物馆。
2018年,余继先被确定为“武汉国漆精制技艺”省级传承人。他的梦想,是年轻人的家里都能摆上一件国漆工艺品。
(文 张晓晔 图 李义武通讯员 吴红云 何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