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渔村 “变形记” !

正午的阳光下,巨龙湖鱼水相欢,水鸟飞翔。一艘水面清杂机划破平静的水面,停留在湖中心打捞浮萍水草。“岸边有垃圾吗?我们沿着湖边再仔细看看。”东山街群力大队护湖志愿队的队员们穿梭在巨龙湖边,围绕湖岸线全线巡查。

同样的动作,他们已经重复了很多年。

东山街群力大队护湖志愿队巡查湖岸线

01

渔民“洗脚上岸”搞旅游

巨龙湖

“过去我们大队有12户养殖户,共承包巨龙湖近1000亩地,几乎每一户都认识。”群力大队党支部书记、村级河湖长杨勇感慨地说,退渔还湖政策一出,这些老朋友如今都“洗脚上岸”了。除了愈加清澈的湖水,更令他欣慰的是,如今再也不需要穿梭围网间,挨家挨户劝导渔民上岸了。

巨龙湖位于东山街道,是东山街一道重要的生态屏障,因形似一条巨龙而得名。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东山街环巨龙湖的群力大队、巨龙大队、灯塔大队三个村湾利用巨龙湖水面发展起围网养殖业,近1500亩水域面积被划分为大大小小69个鱼塘。“除了常见的‘四大家鱼’外,还有农户养殖珍珠蚌。”

虽然农户们收益高,但由于过度养殖,氮、磷含量超标,导致巨龙湖水质逼近劣Ⅴ类。

“不能为了小利,丢掉了绿水青山。”2011年初,退渔还湖正式启动。

水面清杂机在湖中心打捞浮萍水草

靠山吃山,靠湖吃湖,退渔还湖等于断了村民依仗的生路,劝离何其艰难。大队干部们深知,要把渔民“拉”上岸,得让他们牢牢端住“生态饭碗”。

“为了母亲湖,再难也要上。”村大队干部们那段时间早出晚归,每天上门向渔民宣传“退田还湖”政策意义,一次不行,再来一次,最多的去了20多次。

为了解决村民们的“后顾之忧”,大队鼓励村民转行生态“流道养鱼”,在全村范围内大力推行等生态养殖技术模式,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

除此之外,群力大队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东山葡萄”为名片,打造乡村休闲游玩亮点区块,有着“东巨龙,西王龙,蚌珠淖二龙戏珠”传说的巨龙湖也将借此成为旅游胜地。

巨龙湖部分环湖绿道雏形初现

从卖鱼虾到卖风景,昔日贫瘠落后群力大队变成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成为城里人都羡慕的诗和远方。

02

巨龙湖重现往日生机

2016年,群力大队成立护湖队,专门组织队员清漂、巡河、护河。队员们来回奔波于管辖范围内的巨龙湖,风雨无阻。

巨龙湖周边大队村民也享受到“退渔还湖”带来的福利。2020年3月,巨龙湖湖泊综合整治项目正式启动,建设单位根据巨龙湖规划定位,拆除塘埂、退渔还湖,让巨龙湖水质恢复到了Ⅳ类水。

巨龙湖全面修复水下生态

沿湖生态重塑,也吸引了不少黑天鹅、白鹭等水鸟来此栖息。村民感慨地说,如今水清岸绿,水鸟成群结队,见证了巨龙湖生态修复的历程。

正午阳光下,巨龙湖水鸟飞翔

据了解,巨龙湖湖泊综合整治工程计划于年底全面完工,目前东山街已完成杨泗泾、李家教湖泊岸线整治、水质提升工作,对已完成退养的湖泊建立长效监管机制,跟踪督促检查防止复养,指导实行生态养殖,改善湖泊水质。

巨龙湖水清岸绿

着力做好“水文章”,实施大水系连通工程,打造绿环水绕、游客流连的水乡文化,实现“一桨摇遍东山”的美丽愿景。

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 - 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 程曦 徐一帆 通讯员 - 吴岩 刘文婷)

相关阅读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