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30亿!东西湖企业出海又“出圈”
从卖产品到卖服务,从国内售到销全球,从办企业到做产业链,用木材盘出了30亿的营收,产业迭代和价值升级的脚步至今未停。
去年11月,湖北福汉木业(集团)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福汉木业)成功获得大连商品交易所原木期货指定交割仓库资质,成为全国七家之一、湖北首家取得该资质的企业。
福汉木业展示厅(企业供图)
据介绍,交割仓库将发挥“木材银行”作用,可为企业提供原木期货仓单质押服务,抵抗市场价格波动,避免经营风险,还可提供“木材质量认证”服务,确保交割木材符合标准,降低买卖双方纠纷风险。
成立于1956年的福汉木业,已建成锯材、密度板、胶合板等多条生产线,产品包含细木工板、高性能阻燃板、无醛级生态板、俄材原木板等家居、建筑和工业领域常用材料,应用于绿色建材、木结构建筑、科技门窗等7大领域,是国内木材加工行业领军企业之一。
“将每一根木材充分运用!”据福汉木业总经理方铭介绍,该公司的“一木三用”将原木这一再生速度有限的天然资源进行了最大化利用。
第一次筛选出桦木、松木、杨木等高品质木材,生产旋切单板、锯材等高价值产品。第二次将筛选后的木材进行淘宝选材,对其中可用的木材进行拆解生产。第三次将剩余边角料加工转化为密度板等产品。
密度板加工车间(企业供图)
创新驱动着这家企业驶向价值链高端,该公司自研的“超低甲醛释放农林剩余物人造板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于2012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该技术直面甲醛过量和废料回收这两大行业难题,用“植物胶水”替代传统含醛胶水,将农业废料变成优质原料,使人造板材甲醛释放量降低至国标的1/10,引领行业实现工艺突破,并推动国内人造板材更严环保标准出台。
进口木材是我国木材加工业原料主要来源之一,为构建更安全稳定的原材料供应链。福汉木业于2016年投资运营中俄托木斯克木材工贸合作区,拥有47.75万公顷(相当于9个东西湖区面积)的森林采伐权,年采伐量达115万m³,并将森林资源开发、加工、物流、销售全产业链打通,通过中欧班列把产品运回国内或卖到欧洲。
储木场木材运输(企业供图)
国外建厂,国内建链。去年9月,福汉木业启动建设“云联楚材”湖北省木材供应链平台,直面中小企业“买不到、卖不动”痛点,整合木材业上下游,帮助链上企业找订单、降成本,形成“链主(福汉木业)+链条(中小企业)”的协同发展模式。
据悉,福汉木业2024年营收达30亿元。今年还将搭乘东西湖区加快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快车,进一步整合供应链,并联动链上企业组团出海。
报道支持 - 区商务局
文、图 - 蔡倩、彭劲松
通讯员 - 彭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