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消费宝典,守护你的钱包与快乐
嘿,东西湖区穿梭在消费浪潮中的朋友们!2025年是全国消费维权年,主题“共筑满意消费”超响亮。东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化身“消费卫士”,带着超实用的秘籍登场,助你慧眼识破那些隐匿在暗处的消费陷阱,稳稳拿捏每一次消费体验。
致消费者:理智“剁手”,维权不怂别让冲动“牵着走”,小心低价“迷魂阵”。不论是在热闹的商场血拼,还是宅在家里网购,各种“坑”可不少。那些闪瞎眼的“低价陷阱”、吹上天的“虚假宣传”,还有听起来超诱人的“限量秒杀”“保本理财”,可千万别被这些花言巧语迷惑得晕头转向。大额充值?先别急,让理智回笼,千万别冲动消费。
证据“护体”,维权不愁。每次消费后,电子合同、支付记录、商品实物,这些可都是“护身法宝”,一个都不能少。要是网购,商家承诺的页面赶紧截屏存好,这可是关键时刻的“证据炸弹”。有了它们,就不怕商家耍赖皮,能底气十足地捍卫自己的权益。
绿色消费,为美好“加分”。消费时也别忘了为地球妈妈出份力,多用节能环保产品,拒绝过度包装,外出就餐践行“光盘行动”,既省钱又环保,为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感觉自己棒棒哒!
致经营者:诚信“出牌”,责任扛肩
价格透明,服务公道。商品标价得明明白白,别玩“最低消费”“强制捆绑套餐”的小把戏,消费者的眼睛可都是雪亮的。如今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火得一塌糊涂,新玩法得守新规矩,真实资质赶紧亮出来,刷单炒信、虚构交易这种歪路可千万别走。
质量售后“两手硬”。严把商品质量关,“三包”责任必须扛,退换货流程要“丝滑”,让消费者买得顺心、用得放心。要是碰到消费纠纷,别躲别藏,妥善处理,把矛盾扼杀在“摇篮”里。
隐私守护,安全“加码”。身处信息“满天飞”的数字化时代,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得小心呵护。合法收集、使用是底线,要是数据泄露,或者滥用“人脸识别”“大数据杀熟”,一旦发现,法律的严惩等着呢。
消费秘籍大公开,陷阱风险全规避打折促销不“上头”:遇到打折促销活动时要保持理性,按需消费,充分了解活动规则,不要过度贪图便宜,主动拒绝购买来历不明的商品。预付消费擦亮眼:遇到预付式消费时,一定要谨慎选择商家,理性办卡,要与商家签订书面合同,保留好维权证据。
网购攻略请查收:不要轻信商家广告,多比较查验,理性购买。尽量选择货到付款、先查验再签收等方式,注意索要凭证,保存好相关信息,用好“七日无理由退货”权利。
培训选课有门道:理性选择培训机构,与培训机构签订合同时,不要签订履约周期过长、一次性付费金额过大的合同,更不要听信工作人员的口头承诺。
装修防坑指南:装修房屋时,要慎选装修公司,注意低价、全包诱惑,要与商家签订正规装修合同,合同中要注明所用材料的品牌、型号、规格、环保等级、制作工艺及交付时间和质保期限等,谨防以次充好,切忌一次性付全款。
医美谨慎再谨慎:选择正规的医美机构,不要盲目听信商家的口头承诺和虚假宣传。同时,妥善保存就诊记录、付费凭证、医美设计方案等就诊资料。
旅游开心不“闹心”:外出旅游时,一定要选择信誉好的正规旅行社,警惕低于成本价的旅游项目,拒绝强制购物。
盲盒适度不沉迷:“盲盒经济”挺有趣,但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过分沉迷,避免成瘾。
重点来啦!如果在日后的消费行为中,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一定要及时与经营者协商解决。如果协商未果,则一定要保存好相关证据材料,及时拨打12315热线投诉举报哦!
报道支持 -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文 - 黄柳
通讯员- 蔡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