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学子,问鼎“奥林匹克”!
2月12日,武汉市吴家山中学创客中心,高一(1)班学生龙宇轩和汤睿杰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手指飞快地敲击键盘,调试代码。
“今年春晚上的机器人给了我们灵感,想尝试设计一款功能型机器人,帮父母做家务。”两位少年谈及机器人时,目光炯炯。
前不久,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中,这对搭档斩获了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扣叮机器人赛项一等奖。
世界机器人大赛被誉为机器人界的“奥林匹克”,自2015年创办以来,已吸引全球20余个国家、50余万名选手参赛。
夺关斩将成为冠军,难度无需多言。
“我们是临时组队,刚开始时在配合上遇到了很多问题。”汤睿杰回忆,在结构设计和程序改进方面,两人常常意见不一,导致训练效果不理想。
一时的困难并未让他们退缩。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两位少年敞开心扉,思想上反复交流“碰撞”,最终形成“合力”。
训练中的龙宇轩(左)和汤睿杰(右)。
比赛前五天,他们设计的机器人出现夹子力度不足的问题,两人默契分工、反复调试,龙宇轩修改代码,汤睿杰着手调整机械结构,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此外,两人还运用所学知识,在机器人结构设计上进行了优化创新,采用迈克勒姆轮在模拟场景实现快速平移,并对夹子进行多次迭代优化,增加摩擦力以提升性能。这次成功的“双剑合璧”,也为他俩带来了极大的信心。
正式比赛中,龙宇轩负责编程,汤睿杰负责遥控操作,两人凭借扎实的技术和默契的配合,操控机器人在3分钟内完成了放置能量块、夹取各色方块、建立通讯及小车回家等全部任务。
机器人搭建。
“比赛不仅考验技术,还要看策略和发挥稳定度。”辅导教师王彦介绍,平时,两个孩子共同完成了包括机器人搭建、程序编写、测试以及遥控操作等大量训练,并深入研究比赛规则,制定全高分策略,用无数汗水和心血浇灌出冠军之花。
“在学校,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将想法变为现实。”汤睿杰表示,学校就是自己的“筑梦空间”。
走进吴家山中学,一股浓厚的科技气息扑面而来:物联网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无人机实验室……各类科技设施一应俱全。
遥控操作机器人完成系列指令。
不仅开设有丰富多彩的科技社团和兴趣小组,科技发明课更是成为了必修课。
在科技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巧妙引导,奇思妙想不断碰撞。物联网实验室和创客空间成为了孩子们将想法转化为现实作品的舞台。“科技发明课让我接触到了物联网、电子控制技术等前沿知识,为我们探索前进打下了知识基础。”龙宇轩说。
龙宇轩和汤睿杰正在调试代码。
据悉
2005年至今
吴家山中学学生
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申请量
累计达5400多件
其中不少作品受邀参加国际发明展
在机器人赛事中
该校学子更是斩获
全国性比赛一等奖4项
省、市级比赛一等奖20多项
展示了深厚的科技培育土壤
报道支持 - 东西湖区教育局、武汉市吴家山中学
文、图 - 周玉微
通讯员 - 吴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