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东西湖,“遗”起闹元宵
蛇年元宵佳节
临空港文化中心
化身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秀场
一场精彩绝伦的非遗文化盛宴在此盛大启幕
为市民们献上了
一份充满年味与文化韵味的节日厚礼
踏入区科博馆与区文化馆外广场,恰似撞进了一场缤纷的非遗狂欢。非遗拓印区,墨香在空气中缱绻,人们在亲手操作中感受古老技艺的韵味。
在灯笼DIY摊位前,小朋友们认真地拼接、装饰,满心期待着做出独一无二的灯笼,稚嫩的脸上写满专注。烧箔画DIY处,独特的工艺引得众人围观,创作者笔下诞生的精美画作,让人们不禁惊叹传统艺术的魅力。还有小丑穿梭其中,红鼻子一扭,气球变幻出各种造型,逗得大家捧腹大笑,现场满是欢乐与温馨。
小朋友们亲手触摸非遗脉搏。
现场还有小丑互动活动,专业摄影师为你拍摄打卡。
走进一楼大厅,浓郁的墨香裹挟着五彩颜料的气息,悠悠萦绕。汉吉福年画传承人许华波正专注地绘制着一幅传统年画,画笔在纸上轻轻游走,细腻的线条勾勒出灵动的人物形象,鲜艳的色彩层层晕染。
“这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年画,每一幅都有它自己的寓意呢。”人群中的妈妈温柔地解释着,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这一刻,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孩子心中悄然种下。
年画展览,用色彩讲述故事。
一旁,柏泉茶叶展示区也吸引着众人目光。色泽翠绿的茶叶舒展在透明茶罐中,茶艺师手法娴熟地温杯、投茶、注水,茶汤清透、香气扑鼻,引得往来人群纷纷驻足,品尝这承载着地方风味的独特茗品。
午后,迎春门内热闹非凡。剪纸、糖画、面塑等非遗摊位前围满了人。精美的剪纸作品线条细腻、造型生动;糖画师傅以勺为笔、以糖为墨,在石板上挥洒出各种可爱的造型,引得孩子们欢呼连连;面塑摊位上,五颜六色的面团在艺人手中几经揉搓、捏塑,便化作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动物,让人叹为观止;现场的非遗文创产品琳琅满目,让人爱不释手。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汉国漆精制技艺。
区图书馆竹林区,满是传统节日的温馨氛围。五彩花灯高悬,灯谜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引得参与者们或驻足沉思,或热烈探讨。夹“汤圆”游戏区,大家排着队,手持筷子,全神贯注地夹着塑料“汤圆”,欢笑声此起彼伏。小朋友们穿上迷你舞狮服装,小手舞动,模样憨态可掬,为这美好的节日增添了几分童真。
“非遗乐元宵的活动,不只是一次文化的展示,也是想让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活’起来,让更多人了解非遗、爱上非遗。”区博物馆馆长朱琪介绍到。
在年画展中堂,一场庄重而饱含深情的非遗拜师仪式正在进行,为这场非遗盛会增添了一抹厚重的传承色彩。仪式尚未开场,现场便已弥漫着静谧而又满含期待的氛围。
传承人李嘉鸿站在一旁,年轻的眼眸里闪烁着对柏泉古井传说传承的热忱与坚定。拜师仪式正式开始,李嘉鸿脚步轻缓却坚定地来到柏泉古井传说传承大师熊仁强面前,庄重地行拜师礼。他微微俯身,深深鞠躬,表达对师傅的敬重;随后,双手恭敬地捧起斟满香茗的茶杯,递向熊仁强,眼神中满是敬重与虔诚。
非遗传承大师与徒弟举行传统拜师仪式。
“柏泉古井传说,是这片土地的灵魂歌谣,凝聚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望你以心为笔,续写传说新的篇章,让柏泉古井的故事传得更远。”熊仁强开口,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传承人李嘉鸿眼眶泛红,“我定当将柏泉古井的传说传承下去。”周围观众沉浸在这传承的温情瞬间,悄然动容。
据了解,东西湖区目前拥有二十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一项非遗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东西湖历史的鲜活见证。它们诉说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创造力,传承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基因,让东西湖的历史脉络得以延续;同时,非遗也是东西湖区的独特文化标识,向外展示着东西湖别具一格的文化魅力,提升区域的文化知名度与影响力,成为外界了解东西湖的重要窗口。
“非遗传承不仅是技艺与故事的延续,更是文化根脉的守护。我们将持续为非遗传承搭建平台,整合各方资源,鼓励更多年轻人投身其中。”朱琪满含热忱地说道。
今年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非遗年”,从春节到元宵,临空港文化中心举办的一系列非遗民俗活动,不仅是一场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非遗传承人的坚守,看到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热爱,看到了不同年龄的人们在非遗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与感动。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正以这样生动而温暖的方式,在临空港这片土地上续写。
报道支持 - 区文化和旅游局
文 - 黄柳
图、视频 - 徐一帆
一审 - 向江月
二审 - 陈亦希
三审 - 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