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这个移民村 又变样了
“彭大姐,马上冬至了,咱们一起给移民过个节吧?”近日,东西湖区柏泉街西湖社区彭家庄移民彭澳找到自勇园艺合作社负责人,被称为“多肉女王”的移民彭先进,商量举办了一场温馨欢乐的包饺子活动。
今年,是东西湖区柏泉街西湖社区彭家庄移民在东西湖区扎根的第15年。15年来,移民们从“移居”到“宜居”。看着家门口的变化越来越大,73岁的蔡吉英一边吃着饺子,一边开心地向记者介绍:“日子好得很啊!”
爱了爱了 彭家庄“CBD”建好了
“欢迎来到彭家庄‘CBD’,在这里,你还能体验不一样的乡村生活。”
被彭家庄移民称为“CBD”的,并非摩天大楼与霓虹灯的交织,而是一个功能完备、温馨和谐的乡村生活圈。它集村级卫生室、老年人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健身场地于一体。
候车亭内小朋友在玩耍
走进“CBD”,青瓦白墙的独栋楼整齐排列,孩子们在家门口的篮球场上欢快地奔跑,居民们在议事亭里热烈讨论着村里的事务,老人们在老年活动中心里享受着悠闲的午后时光。
2024年,随着柏泉全域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彭家庄再次提档升级。
如何改?改什么?这一切,都由移民说了算。西湖社区秉持“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的五民工作法,广泛听取居民意见,确保改造方案贴近民心、顺应民意。
在改造过程中,居民们对绿化树木影响房屋安全、临水活动场所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出了担忧。社区工作人员迅速响应,与项目施工人员进行深入沟通,及时调整设计方案,确保改造既美观又安全。改造过程中,13家居民相继清理了占用的绿地,保障了施工顺利进行。
经过精心打造,这个由丹江口移民组成的彭家庄焕然一新,文化广场、篮球场、健身场地等居民期盼的设施一应俱全。
彭家庄道路整洁干净
社区还将一栋三层楼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打造成为了老年人的乐园。这里不仅配备了休闲养老设施、卫生室及多功能服务室,还种植了观赏价值高的树木,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温馨舒适的活动空间。白天,年轻人出门上班,年长的老人们则聚集在这里,下棋、聊天、学习新知识,享受着幸福的晚年生活。如今,93岁的周德义已成为老年人活动中心的“常客”。
人气最旺的是一条休闲景观长廊,紧邻景观池塘,居民们亲切地命名长廊为“湖边亭”。在这里,人们或漫步赏景,或驻足闲聊。
来了来了 移民二代“燕归巢”
策划包饺子活动的彭澳,已回到彭家庄工作三年。他经常找彭先进一起谋划如何给移民过节,也经常向移民村前小队长张丁平“取经”。
彭澳是丹江口移民的后代,11岁时便和家人一起从丹江口来到了东西湖区柏泉街彭家庄。那时他还是一个懵懂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彭澳曾前往广州、宁波等地工作。
2021年夏天,一通电话来自彭家庄,西湖社区领导诚挚邀请他回家乡发展。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彭澳毅然放弃高薪工作,投身家乡。
2024年10月,在彭家庄当了14年小队长的张丁平正式退休,带着移民谋幸福的接力棒交到了彭澳。
那时的彭家庄已经从最初的移民点发展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温馨的大家庭,但仍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和完善。在彭家庄,他了解居民的需求和困难,并努力寻求解决方案。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就业机会不断增加,老年人的生活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关怀。
前几年,在外务工的郑晓英因生二胎回到柏泉,尝试在家附近找一份时间自由,兼顾家庭的工作。彭先进了解到她的情况后,主动邀请她到合作社工作。在合作社里,轻松的工作环境、淳朴的人际关系、有趣的工作内容,让郑晓英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还收获了友情和成长。如今,她还是彭先进多肉志愿服务队的得力助教,参与多肉公益课和多肉创业课,让多肉走进学校、社区和各企事业单位,帮助更多人掌握多肉养殖技巧,也为正在创业或想要创业的人提供创业经验。
居民议事厅
郑晓英说,在彭先进的带领下,让从没想象过自己能站在台上讲课的她,从做助教时候的紧张磕巴,到现在得心应手。如今,村湾环境、政策持续向好,移民们就近就业或创业,这样的故事,在彭家庄还有很多很多。
文 - 徐卉婷
图、视频 - 徐佳宝
通讯员 - 刘仪聆 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