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聚焦优势转化,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
1月8日,武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隆重开幕。
做强城市极核功能,全市各区、开发区(功能区)如何进一步找准转型发展的目标定位、思路举措和工作重点?区域间如何更好协同?两会会场内,代表围绕这些话题展开热议。
位于“中国网谷”的国家网安基地曾是一片河野荒地,如今成为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产业高地。这块土地的沧桑巨变,再次见证临空港经开区转型的决心。
“我们将聚焦‘三个优势’转化加快转型,争做武汉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市人大代表,东西湖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明说。
周明表示,激活网安基地“三大动能”。突出“权威带资源”,推动金银湖实验室、黄鹤实验室等十大平台塑造行业技术、检测、认证权威,吸引更多团队入驻基地,增强网络安全攻防和信息技术创新能力。聚焦“AI带产业”,开展“算力+大模型”招商,大力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软件、人形机器人相关软硬件产业。注重“总部带生态”,通过行业龙头企业业务板块、区域公司集聚,带动形成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的生态圈层。
做强陆港枢纽“三大功能”。聚焦“班列+”,争创中欧班列(武汉)集结中心,开辟班列发行新路线,拓展“新三样”运输产品,提升贸易价值。聚焦“保税+”,培育保税电商、保税加工等业态,用好用活开发平台经贸规则,推动综合保税区创新发展争先进位。聚焦“外贸+”,构建高能级贸易平台和供应链服务平台,激发产业“适港”属性,做实“千企百展出海拓市场”,大力培育枢纽经济。
推动产业体系“三大升级”。支持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电脑整机支柱产业龙头企业扩圈强链,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支持传统食品、燃油车零部件、家居建材等企业数转智改,增强核心竞争力。支持新材料、氢能装备制造、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企业领跑新赛道,当好战略投资者和耐心陪跑人。
截至目前,浪潮、武汉数据集团等百余家网安企业落户网安基地,“软件+服务+硬件”全生态产业布局在国家网安基地初见成效。武大网安学院、华科大网安学院培养学历人才近3000人次;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培训基地等人才培养平台输送人才超3万人次。
来源 - 长江日报、区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