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东西湖这12条路,变了变了!

小街巷承载着大民生,背街小巷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连通千家万户,关乎着居民群众的幸福感。

2024年以来,东西湖区启动背街小巷焕新工程,记者从区城管局了解到,截至目前,12条小巷已完成全部提档升级,开启“美颜”功能。

近日,记者来到将军路街鹏海花园小区门前看到,将军北路新刷黑的沥青路面平坦宽阔,交通标线清晰醒目,车辆与行人各行其道,一派和谐。

“新铺的沥青路干净,没有坑洼,下雨天也不怕溅一身泥巴。”“之前上班出小区要堵半天,沿路都是小摊子,路也窄,现在道路拓宽了,车子进出小区好走多了。”看着崭新的路面,附近居民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将军北路焕新颜。

将军北路是鹏海小区门前的一条背街小巷,长约400米。两侧老旧小区人员密集,商铺较多,小巷一度脏乱不堪,路面坑洼不平,“老龄化”十分严重。此外,小巷道路一侧经常停满私家车,本就狭窄的巷道仅剩一条单向车道,进出小区的车辆经常在这里形成拥堵,居民出行困难,附近居民们反响较大。

2024年6月,将军路街道综合执法中心联合街道市政环卫公司采取“地毯式”走访调研,将存在问题和居民意见建议汇总梳理,协调辖区多家单位,共同推动将军北路整改工作有序展开。

整改中,将军北路一侧利用率不高的人行道被拆除,主路拓宽了2米,道路进行了整体刷黑,并划分了双向车道。牛皮癣清理、垃圾容器更换、道路实施修复、围墙护栏刷新漆……一套“组合拳”下来,街面焕然一新。

将军北路鹏海小区门前宽阔整洁的道路。

“在这里住了二十年,如今感觉像搬了一个新小区,心情都好多了。”附近居民王女士点赞自家门前净化改造后的新环境。

自启动背街小巷焕新工程以来,东西湖区按照全市工作目标要求,一街一策拟定整治措施。

“那么热的天,街道城管把管道都改好了,再也不用担心下雨,这要落雪也不怕了!”常青花园康居二路一家名为“小闲”的服装店老板,笑呵呵地告诉记者。

常青花园康居二路一排商铺门前新建下水管口。

常青花园康居二路连接学府南路和常青北路,是一条长达340米的小巷,道路两侧有学校、社区和多家商店,人流量大,车辆来往密集。由于历史遗留原因,康居二路临街门店上的住宅楼平台以及楼顶的排污和排水管道,未能接入小区主排放管道,雨水直接通过门店门前的排水孔排放到市政道路上,不仅影响市政道路美观,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原来只要一下雨,我们这个门头就跟水帘洞一样,里面全部都浸湿了。”像“小闲”服装店有一样烦恼的,还有许多店家。常青花园城管执法队聚焦居民诉求,联合常青花园第二社区物业共同出资建设,将康居二路临街门店外露雨水管接入雨水井,提高雨水排放能力。

干净整洁的康居二路。

此外,常青花园城管执法队市政专班对现存小巷人车分离隔离护栏、交通标识牌杆进行摸排。对存在一定程度损坏、锈蚀的护栏,立即联系维修公司进行维修翻新,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美化市政道路。对多余的交通标识牌杆,通过与交警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后,进行了整治拆除,对其他必要交通标识牌采取“多杆合一、共杆使用”方案,释放更多道路空间,让交通出行更有序。

维修翻新后的康居二路交通标识牌。

据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全区微更新背街小巷12处,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街区功能,下一步将严格落实“街巷长制”,从综合改造治理转向常态服务管理,巩固整改提升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整改提升模式。


报道支持 - 区城管执法局

文、图 - 安洁 

通讯员 - 汪玉苹 吴思雨 刘思漫



相关阅读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