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东西湖区新沟镇街道: 持续夯实工业经济底盘

蒙牛高科乳制品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临空港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西部,汉江与汉北河交汇处,一座座现代化工厂拔地而起。蒙牛酸奶从这里走向华中五省,飞鹤线缆铺到全国各地,硅宝石“除湿转轮”走出国门……工厂、车流、人群,共同绘就了一幅欣欣向荣的工业经济发展全景。

这里就是武汉临空港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新沟镇街道办事处,东西湖区“工业经济主战场”。

近年来,东西湖区委、区政府提出,新沟镇街要进一步完善功能配套,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主动扛起东西湖区工业倍增主战场的责任,加快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新沟镇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该街道作为全区新型工业重要承载区,将着力发展智能制造、食品医药、新能源等新型产业,狠抓项目建设,谋划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友发二期、皇冠“烘焙全产业链项目”、旭东食品三期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以商招商、延链补链。推动惠安大道沿线企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传统产业更新迭代,以新型工业化为引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赶路人”的姿态砥砺奋进,不断夯实区域工业经济底盘,为加快打造产城融合的“中国网谷”贡献新沟镇力量。

创新赋能,科技含量高的“新沟镇制造”走出国门

11月26日中午,新沟镇街道荷香路旁,一座崭新的现代工业园——硅宝石(武汉)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硅宝石)内,50岁的傅建华午餐后,在厂房内巡查,“最近在赶货,产品质量不能出问题,必须严格把关”。

硅宝石(武汉)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傅建华在生产车间。

硅宝石是一家从事生产和销售各种高品质蜂窝转轮的专业公司,专注于除湿转轮和溶剂浓缩转轮,是国内某大型空气处理设备商的核心部件供应商。2015年至今,短短9年时间,便发展成了一家年收入过亿元的“专精特新”高新企业。

傅建华介绍,他从跨国公司辞职后,在东西湖区租了间800平方米的厂房,开启了自己的创业生涯。“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静下心来,追求技术创新,迎合客户真正需求,完善产品工艺,打造核心竞争力。”

让傅建华欣喜的是,第一年的销售收入达到了800万元。他介绍,他的产品广泛用于新能源电池、制药、食品、电子、风电、军工等除湿设备上,“尤其是新能源锂电池生产车间,对空气湿度非常敏感。工厂没有品质高的除湿设备,基本无法运转”。

2017年,在新能源汽车爆发的时代,敏锐的傅建华踩准了风口。“我主动把产品送到锂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测试。产品优异的性能和稳定性,打动了这家企业。”傅建华说,从这以后,硅宝石迎来了自己的爆发式增长,“亿纬锂能、中创新航、远景动力、蜂巢能源等头部锂电生产企业都成为公司的用户,公司年产值也逐年大幅攀升。东西湖区政府也顺应企业发展需求,供地给予支持,街道关心企业建设,积极支持新工厂建设,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印度、越南等国外客户主动联系我们,我们的产品卖到国外。”傅建华有些自豪,“在行业细分领域,硅宝石作为一个国产品牌在与瑞典、日本、美国、印度等跨国公司的竞争中,不断拓展进取,逐步发展成为行业知名品牌。”

而在107国道另外一边,武汉第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飞鹤线缆)厂房内一片繁忙,一根根铜丝电线、电缆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

武汉第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由于房地产市场下行,公司电线业务下滑,但电缆销售在增长,我们企业的发展还比较稳定,与去年同期相比总体平稳增长明显,争取今年销售额达到30亿元。”公司副总经理余中元表示。

飞鹤线缆稳健发展的背后,是创新和转型的支撑。余中元介绍,产品质量得到众多央企、国企认可,市场除扎根湖北外,还覆盖到河南、安徽、陕西、内蒙古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远销尼日利亚、南非、孟加拉等多个国家。飞鹤线缆持续研发并投产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工业配套线缆。

新沟镇街道办事处服务企业的同志表示,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构建“1+4+N”现代产业体系,新沟镇街道一方面着力引导和鼓励企业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力发展、布局新沟镇街道新型工业、智能制造产业。另一方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围绕规模较大企业做好跟踪服务,重点项目由街道党政领导成立“包保专班”贴身服务;培育壮大创新主体,积极搭建渠道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实现深度合作,支持企业积极引进人才,促进产业链和人才链精准对接,搭建区内产业链企业交流平台,谋划新型工业集聚区周边人才共享公寓建设,推荐引导企业参加数字化转型峰会、“跨境电商+产业带”对接活动。

延链补链,构建食品产业生态激发区域经济活力

走进街道辖区蒙牛高科乳制品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智能化酸奶生产车间正在加速运转。公司行政总监袁晓佳介绍,武汉低温酸奶和鲜奶工厂占地420亩,于2021年正式投产,是全亚洲产能最大的单体工厂。

目前,该厂产品主要发运以武汉为中心半径500公里华中五省(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安徽),辐射中国核心经济区域华东、华南、华北和西南地区,同时出口香港和澳门市场。“我们预计今年产量达到21万吨,产值达到23亿元。”袁晓佳表示,该企业在东西湖区的稳健发展,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

“从0到1,1到3,产业在聚集,生态在形成。”新沟镇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街道的食品医药产业渐成规模。

与蒙牛高科相邻,位于东西湖区新沟镇街道的美益美欣(武汉)食品有限公司(下称“美益美欣”),以每小时40000只的速度,向全球知名连锁餐饮门店华中区域供应汉堡面胚。在美益美欣3000平方米智能化洁净车间里,只有2名技术员值班。

“这条智能化生产线是完全的东西湖智造。”谈及打破欧美技术与价格垄断,美益美欣总经理张德兵很是自豪。为了这一天,他在烘焙行当足足打拼了18个年头。

去年12月,在美益美欣园区建成之际,手握18项专利的美益美欣装备研发板块,注册成立武汉肯信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武汉肯信”),成为华中地区烘焙装备研发制造新领军企业。美益美欣加速裂变背后,是东西湖区优渥的创业和产业生态。

作为国际知名连锁餐饮企业供货商,美益美欣拥有全球飞检最高等级T1资格。伴随高端食品消费市场扩容,美益美欣迈入烘焙深加工产品赛道——10月初,中焙共盈(武汉)食品有限公司在美益美欣园区注册成立,预计明年投产。

美益美欣主动融入东西湖区产业生态,以裂变实现了主业与周边供应链的生态构建。截至目前,美益美欣和武汉肯信共实现销售1.2亿元。

新沟镇街道主要负责人表示,街道大抓招商、狠抓项目,延链补链,构筑招商引资“磁场”。“一是挖掘存量企业潜力,二是围绕龙头企业生态链招商,三是充分借力街道商会,引导区域企业积极互动,促进产业内循环,构建区域良性发展的产业生态链。”

今年上半年,新沟镇街道亿元以上招商项目开工排名全区靠前,如旭东坚果及炒货食品加工二期项目、汉福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项目、鲸弘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建设项目等。同时,街道全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展扫园行动和工业用地清理,对部分落后低效企业园区实现腾笼换鸟,“全区工业经济主战场”的底盘持续夯实。

手机轻轻一点,施肥浇灌全完成新沟镇街道现代都市农业迈入数字化新赛道

足不出户,只需打开手机APP,根据需要点几下屏幕,外面大棚的滴灌设备就自动施肥,水果的长势也一目了然。数字化赋能现代农业,在新沟镇街道已变为现实。

11月26日上午10时,新沟镇街道七彩龙珠水果产业示范园。62岁的王志明坐在茶桌前,打开手机轻轻一点,200米开外的蓝莓大棚内,自动喷灌设备就开始工作,将配好的水肥滴灌到每株蓝莓树的根部。不到3分钟,王志明就完成了一亩地的施肥和浇灌。

七彩龙珠水果示范园负责人王志明介绍草莓栽培技术。

“在现代高效农业的这条路上,我探索了15年。”王志明说,手机不仅可以一键浇灌、施肥,还可以操作大棚自动开合调节棚内外温、湿度。除了操作自动化,王志明在种植技术方面也与众不同。一棚之隔,旁边其他农户都使用传统土培,而他宁肯花大价钱买专门的基质栽培蓝莓、草莓。

“这一亩蓝莓种了一年不到,今年产量可达到4000斤左右。”王志明说,常规手段种植的蓝莓,六月份栽种要到次年五月份才能成熟上市,他种植的最快春节前就可以上市,而且果子直径可达3.5公分。

“无土栽培跟传统地栽相比,可以做到数字化、标准化、智能化,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新沟镇街的国有平台裕丰农业公司负责人张珍平表示,该公司将与其合作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利用新技术扩大新品种面积,带动农户和农业企业做大做强。

七彩龙珠水果产业示范园是武汉市农产品安全可追溯系统首批20家试点单位中唯一一家水果种植企业,也是新沟镇街道推进农业现代化、数字化、标准化发展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新沟镇街道依托背靠大武汉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统筹推进菜篮子工程,促进“一产三产”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走深走实。据介绍,新沟镇街道现有农业经营用地3.2万亩。其中,农户分散经营2.2万亩,着力打造“三大板块”生产基地,国有农场下属农业公司集中自营地7000亩,重点发展“2221”产业规划,即沿东吴大道布局2000亩蔬菜大棚长廊,沿油纱路(吴新干线)布局2000亩优质水生菜基地,沿荷安路布局2000亩露天蔬菜基地,沿汉丹铁路两侧布局1000亩油菜轮作基地,推进全街道农业提档升级。

新沟镇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下,该街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绘就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振兴新沟镇街道新图景。

以居民诉求为导向,形成“一社区一品牌”新沟镇街道打造共同缔造试点扩面新样板

今年以来,新沟镇街道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扩面为契机,把共同缔造贯穿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深入践行“五共”理念,按照一社区一个主题、一社区一套体系、一社区一批项目、一社区一群典型的“一社区一品牌”的宗旨,谋划缔造项目,解决居民期盼,培育共同精神,形成示范效应,推动该街道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乡村振兴与时俱进、幸福指数与日俱增。

新沟镇街环境优美,宜业宜居——荷花苑还建小区。

燕岭社区是一个依托原东西湖棉纺厂建成50余年的老旧小区,物业由社区自管。小区缺少居民娱乐休闲的地方,社区召开居民议事会征求意见后,决定发动社区企业和居民将小区旁边的空地重新改造,打造成一处集议事、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党群微阵地”邻里议事角。截至目前,邻里议事角召开会议5次,收集并落实加装路灯等意见15条,逐一解决了居民“急难愁盼”问题。

荷包湖社区草场村为永久保留村湾,村头休闲长廊是居民们增进感情的“纽带”。随着时间推移,长廊木板“老龄化”,影响村湾面貌,给居民休憩带来安全隐患。在一次“草场夜话”议事会上,居民们提出维修长廊。社区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和建议,最终决定对长廊外立面进行修缮,把废弃长廊打造成共享“文化长廊”。辖区企业积极响应解决了资金难题,村民们积极投工投劳,完成了长廊修缮。

新沟社区鸡头湾四小队为传统农业小队,现有居民128户,常住居民204人,小队空巢、独居老人较多。老年居民的居家照料、健康问题以及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凸显,且普遍缺少社会参与感和归属感。社区成立“守护夕阳”志愿服务队,开展“党员帮帮团”活动,联合新沟镇卫生院,创新“专业医疗+养老照护”的新模式,提供一对一的家庭医生服务。

新沟镇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街道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在总结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完善共同缔造的体制机制,通过解决一类问题,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机制,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下一步,街道将按照《新沟镇街共同缔造试点扩面工作方案》,分批次、有计划地实施共同缔造试点扩面,2025年计划在全街道范围内实现共同缔造试点“全域覆盖”。

来源 - 长江日报

相关阅读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