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用心用情办理案件的检察官
从检16年,她偏爱一身检察蓝,拥有一颗赤诚心。同事说,她博学善思、睿智机敏、敢于较真……她,就是东西湖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的检察官李玲。
公诉战场上的“铁娘子”
走路风风火火,做事干练利索,嘴皮子厉害,似乎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她对工作的激情源于发自内心的热爱。“只要穿上制服,站在公诉席上,就有一股力量支撑着我勇往直前。”李玲笑着说道。
2019年,李玲主办一起25人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该案是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东西湖区办理的涉案人数最多的黑恶案件。各种利益关系盘根错节,违法犯罪延续时间长,侦查、取证难度较大。
介入案件后,李玲带领团队严审细查,加班加点阅卷,寻找突破口。四个月“五加二、白加黑”,百余册案卷,向公安机关提出数百条补充侦查提纲,400余页、20万字的审查报告,2万字的起诉书,为期3天的庭审,23名被告人、25名辩护律师、长达1小时的答辩意见……该案一审判决对李玲团队指控的罪名、认定的事实、量刑情节及提出的财产处置建议全部采纳。
从检多年,她承办多起大案、要案。多年的锤炼,李玲出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指控有力,论证严谨。讯问步步为营,举证条理清晰,公诉意见法理、情理交融,即席答辩既针锋相对又逻辑严密。
“法律是老百姓维护合法权益最后的希望。”李玲时刻提醒自己,办案是智者之间的较量,也是勇者之间的对话,要办就办成铁案。
追求极致的“司法工匠”
“法律工作,百分之一的疏忽就会带来百分之百的不公正。”因此无论案件大小,李玲都认真细致审查每一份证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2018年,在办理一起普通盗窃案时,李玲在到案经过中察觉了一丝蹊跷。嫌疑人张某于3月17日被公安机关抓获,但3月30日才因吸毒被行政拘留,这中间的十几天他去了哪里呢?李玲在提审时重点讯问了这个问题。原来,消失的十多天里,张某在异地因涉嫌强奸罪被取保候审了。强奸罪是严重的刑事犯罪,情节严重的甚至会被判处死刑。这样的案件怎么会取保候审呢?
结束提审后,李玲马上联系办案民警,立即从外地复印了强奸案的案卷材料。经过查阅卷宗发现,张某涉嫌强奸的犯罪事实已经被该市检察机关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决定不批准逮捕,而被害人小莉未满十四岁。这不是一起普通的强奸案,而是一起强奸幼女案!她反复研读卷宗,发现之前的办案机关仅仅考虑了二人发生性关系时是否使用了暴力胁迫手段,而被害人是未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张某是否知晓小莉的年龄是这起强奸案的另一个关键突破口。对于小莉的真实年龄,张某始终否认。为了收集更多的证据,她引导侦查人员从二人共同朋友处突破取证,最终补充到张某曾在一次朋友聚会中策划要给小莉过14岁生日的相关证言,即证实张某对小莉真实年龄的明知。此外,公安机关还对小莉引产的胎儿进行了法医学鉴定,确认张某就是胎儿的亲生父亲。证据齐全,最终,张某的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
正是这种对每一件案件负责、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使得李玲办理的多起案件被评为“优质案件”。
公诉人的人文关怀
“优秀的公诉人绝不仅仅是义无反顾地指控犯罪,还必须具备深刻的人文关怀。”李玲从来不为办案而办案,而是找准社会发展中法治需求与司法办案供给的对接点,在司法为民中彰显法治情怀。
在讯问中,她关注的不仅仅是犯罪嫌疑人如何实施犯罪行为,更多的是关注他们的成长经历,内心深处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以便对案件进行处理。
2022年,在办理贺某某盗窃案中,李玲发现贺某某虽有连续三次盗窃,但每次盗窃的都是食品、饮料、酒水等生活物质,盗窃金额2700余元。提审时,她和贺某某进行了长谈,了解到其系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人,蒙古族,被人骗至武汉没钱回家,疫情期间在武汉没有住所,住在废弃房屋,也没有收入来源,盗窃所得主要用于维系基本生活,买手机找工作。
在后续调查中,李玲了解到在被公安机关取保候审后近一年时间,贺某某能遵守取保候审规定,无新的违法犯罪事实,积极就业,且用工资所得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经人民监督员公开听证,该案作相对不起诉处理。
“法律是冷酷的,而人是温情的,能够唤醒迷失的灵魂,那才是公诉人真正的价值体现。”李玲对记者说到。
回顾这16年的检察工作生涯,在漫漫司法道路上,李玲留下了一行行坚实的足迹,看遍了案头上的累累卷宗,陪伴她的是办公室的灯火通明,是寂静空荡的走廊里的键盘敲打声,是在公诉席上的慷慨激昂。成绩只属于过去,未来,她将继续保持对法律的敬畏,用担当诠释信仰,以追求极致的精神,努力办好办实所经手的每一起案件,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名新时期检察官的职业风采。
文 - 黄柳
通讯员 - 卢萃文 舒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