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增加夜间浇水灌溉 东西湖呵护“城市绿肺”出大招(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区园林绿化养护服务中心、武汉临空港生态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近期这种持续高温天气,晚上9点至次日凌晨5点期间,水量适宜、一次浇透,相对均匀,每次滴灌前后需仔细检查,不得出现局部缺水或积水现象……这样既可节水,也能让土壤保持湿润。”武汉临空港生态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的王铁程正在向园林工人讲授浇水要求。

8月7日,记者从东西湖区园林了解到,面对持续高温天气,东西湖区园林联合多部门协作、多措并举,有效推进抗旱保绿工作。一线工人的上、下班时间也随抗旱保绿同步更改为凌晨5:00—上午9:00和17:00—次日凌晨2:00。通过人工花洒、水袋滴灌、水车喷洒等方式,扎实有效地推进抗旱保绿工作。期间也有巡视车、电动三轮车进行巡查作业补位,以保证作业现场不断岗。

园林工给抗旱专用袋灌水。

上午八点,园林工人正在对临空港大道柏泉收费站隙地绿化的草坪、绿化带、树木进行浇水、降温。记者现场看到,由于隙地绿化靠近非机动车道,园林工人一边对隙地绿化带浇水,一边还会注意观察隙地绿化带旁非机动车道的情况,随时切换浇水模式和水量大小,既能让植物“喝饱”水,又不影响市民通行。

临空港大道和金山大道为我区的主干道,植物数量多、品种丰富。2023年,临空港大道还被评为了武汉市“最具特色林荫路”,为了养护好这两条景观大道的绿植,园林工人对每一棵行道树都配上了专用抗旱水袋或抗旱滴灌袋,一天三次对水袋进行灌水。

除了人工作业,洒水车作业也在进行中。

一大早,金山大道上一辆蓝白色的绿化喷洒车缓慢前行。这是武汉临空港生态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定制的抗旱洒水车,一位师傅负责开车,两位师傅负责洒水。与常见的用水管一洒而过不同,他们在洒水机尾部重新接了水管,补水更为细致,花儿们享受花洒淋浴,“出水更缓更柔和,有利吸收,不会冲散花箱里的土。”  

园林工人用水管浇水。

据了解,今年的高温抗旱护绿,既是“独自战斗”,也是“团队作战”。自进入高温干旱天气以来,东西湖区园林就全面投入到抗旱保绿工作当中,联合区服投、区城管局执法局、各街道环卫公司等单位共同抗旱护绿,养护人员按照细浇慢灌、浇足浇够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洒水车,采用人工、滴灌等方式,对城市主要主次干道及全区各街道(常青花园社管办) 、公园绿地等进行全面浇灌,保证浇水质量,确保城区绿化浇灌全覆盖。

文 - 徐卉婷

图 - 彭劲松

通讯员 - 蔡林子 魏萱 郭美玲

一审 - 彭闯

二审 - 胡维琼

三审 - 陶恒

相关阅读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