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品牌 新沟农业有“质”“慧”!
开机、起飞、播撒……无需人工育秧、移栽,依托北斗导航无人机精量化飞播技术。近日,新沟镇街1000亩水稻田已经全部完成播种,用时仅三天。
“如果是纯人工种植,从撒秧到插秧,光准备工作就要搞2-3个月。”武汉裕丰农业经理张珍平介绍,无人机飞播播种准确、播撒均匀、省工省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
2023年3月,新沟镇街国有农场体制改革,武汉裕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应运而生,管理近三万亩国有农用地。
上个月,成立一年零3个月的裕丰农业迎来了第一个“大丰收”,5300亩小麦种植基地成功抢收冬小麦。
丰收来得这么快,智慧农业有功劳。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裕丰农业利用现代化设备,推进无人机精量化飞播、种肥同播、优质稻绿色防控等新技术、新装备集成运用,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以前人工打药,一天只能打几亩地,现在无人机1个小时内就可以为50亩地打药,既省力又省钱。”张珍平说。
种肥同播机也被广泛引用,精准设置每亩农田所需的种子和化肥量,控制播撒的行距、间距,让施肥的分量、时间、距离都恰到好处。“单就化肥投入成本这一项来看,每亩地投入减量10%,可节本增效65元。”张珍平算了一笔经济账。
接下来,裕丰农业将持续探索,利用互联网赋能智慧农业,在耕地保护、土地经营、种植监测、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发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助农增收。
近年来,新沟镇街持续推动基础农业提档升级,通过小田改大田、坡田变平田,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2560亩,为农业机械化打下坚实基础。
要做自己的品牌
“以前的农产品都是以原材料直接卖给工厂,利润并不高,今年我们要打造自己的农业品牌,将产品直接送到市民的餐桌上!”张珍平告诉记者。
新沟镇街米油加工产业有着约50年历史,不少加工企业技术精湛。这是裕丰农业的底气之一。张珍平计划发挥这一优势,通过现代化精加工技术,将优质稻谷和菜籽“升级”为优质产品。
农业公司负责人查看收割的油菜籽干燥程度(通讯员供图)
裕丰农业初步形成了品牌打造计划,以好米和好油为拳头产品,从源头种植管控品质,发挥新沟镇街食品加工优势,以亲民价格打市场探路。
今年初,裕丰农业多地考察学习优质水稻品种的生物习性、品种特色和种植技术要点,最终选定嘉禾香1号为源头好种。
“嘉禾香1号”结合了籼稻和粳稻的优点,煮出来的米饭软而不粘,有弹性,有香味,并且产量高,亩产超过600公斤,比目前的粳稻主栽品种亩产平均高出5%左右。
裕丰农业今年已成功播下1000亩优质稻,预计11月可收获100万斤稻谷,加工成约50万斤大米。“预计每斤大米的利润比稻谷要高出30%。”张珍平很有信心。
油菜籽收割 (通讯员供图)
今年5月,裕丰农业公司种植的1300亩华油杂5R油菜籽已成功抢收,收获约20万斤。“夏收油菜为高含油高油酸华油杂5R,含油量高达45%,经济效益高。”
张珍平介绍,该品种生产出的油香味浓郁、清新纯正,而且油酸含量高,有利于降低低密度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产品目前正在进行精加工和设计包装。
菜籽油样品等待包装、上市
预计今年8月,这批菜籽油将贴上“裕丰农业”商标走向市场,迈出打造特色区域农业品牌的第一步,也为大米产品的品牌之路积累经验。
新沟镇街主要负责人表示,新沟镇街将继续大力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扎实做好农资服务保障工作,提供更好的技术和政策扶持,持续推进粮食稳产增效。“今年的任务是再改造4149亩高标准农田,同时协助裕丰农业开拓新市场,带动新沟镇街农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文 - 张晓晔
图 - 金齐天 通讯员供图
通讯员 - 曹珊 李瑾
一审 - 彭闯
二审 - 汪杭
三审 - 陶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