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匠心临空港】项威:从测试员干到工程师

乘风破浪,奋楫争先。

近日,东西湖区公布首届“匠心临空港”技能人才名单。此次获评的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和技术能手,均来自各条战线普通岗位,他们扛起创新发展旗帜,与“1+4”现代产业共同成长。

东西湖融媒今起推出《匠心临空港》主题报道,为这些普通劳动者立传、为奋发有为者画像,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东西湖行动,激荡蓬勃之气、凝聚创新之力。

武汉第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下称“武汉二线”)检测站,品质工程师项威正带领同事,对制造耐火型电缆的各类原材料进行性能检测。

这款由项威参与研发的热销产品,成功申请了国家级专利,并为公司带来了可观收益。2023年,武汉二线总销售额同比增长8.5%,其中电缆总销售额增长21%,产值增长9.7%。

从测试员成长为品质工程师,项威用勤奋加汗水,诠释了“匠心临空港”的精神内核。


01不服周 “磨”出优秀论文

2010年,项威在入职武汉二线磨砺两年后,成为一名测试员,他手握质量标尺,对待测试检验严上加严。

日常检测看起来单调枯燥,但在热爱动手、善于思考的项威看来,却蕴藏着无穷乐趣。“电线电缆是国民经济的‘血管’和‘神经’,原料检测关乎千家万户用电安全。试验天天做,但试验的方法在不断进步。”

任何用于生产电线电缆的原材料,都必须经过严格检测,检测站中各类检测仪器造型各异、功能迥异,其使用方式项威都烂熟于心。

点滴经验,也被项威记录下来。

耐火电线电缆项目投产后,项威对绝缘材料云母带包绕方式、选用带宽、材料成分等因素,进行了大量检测与试验。

要保证生产出合格的耐火产品,他从控制变量入手查找规律,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方法论”。但在系统梳理形成体系时,感觉有些吃力。

项威对原料样品进行性能测试

“下笔写论文,只能从零开始。”不知疲倦地查阅资料,利用一切机会恶补专业,成了项威下班以后的“必修课”。不善运用文字的他,为找到最合适的描述,常常抱着文献“啃”到深夜。

面对“写不好论文”,项威也动过放弃的念头。终究是土生土长“不服周”的武汉人,项威笃定写好论文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工艺水平,让后来者有路可循。

“这是于己于人都有百利而无害的好事。”项威一鼓作气,用一个月时间“磨”出了研究成果,这篇论文被收入公司成果论文集。之后,他结合一线实践,再度交出一篇论文。

不断学习、突破自己,项威用摸索出来的经验指导生产,在公司各项评比中连年获得优秀称号。

02不服输 “钻”出热销产品

2018年,能耐950℃高温通电3小时的耐火型电缆,在市场上热销。当时,湖北省内还没有企业能生产这种电缆。

武汉二线嗅到商机,快速组建攻坚研发团队,项威名列其中。

与传统电缆不同,耐火电缆护套为金属材料,中间层用矿物质材料填充。武汉二线研发团队拿出多个配比方案,实测结果都不满意。

“增加绝缘材料配比,能提高电缆耐火时间,但会增加成本,降低产品性价比。”为破解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项威一头扎进实验室,逐一验证人、机、料、法、环多因素变化分别对阻燃时间的影响,为不同规格电缆找出最合适绝缘材料用量。同时,提出对现有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建议。

检验合格的铜杆进入生产环节

2019年6月,经9个月奋战,武汉二线研发的环保型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成功申请国家级专利。

“有问题就找威哥……”在品质部成员夏畅眼中,项威是一个全能型工程师。他在刚接触检验工作时,掌握不好取样方式,后来在项威手把手指导下,很快摸索出混炼机压制样品的合适重量,既能准确测出原料性能,又避免了浪费。在项威带领下,品质部新手迅速适应了严苛的工作。

“希望大家一起进步,希望能带出更多技术能手。”面对大家的赞誉,项威憨厚地笑了。


报道支持 - 东西湖区人社局

文、图 - 沈雪莹 郭川

通讯员 - 金羽

一审 - 彭闯

二审 - 宋亮

三审 - 邱敏

相关阅读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