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惠街:渔门径社区化解电动车乱停放
“电动自行车不能进楼入户,更不要飞线充电……”清明节期间,慈惠街渔门径社区组织工作人员到惠景九龙湾等小区,入户向小区居民们发放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常识资料,讲解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知识及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宣传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违规充电、堵塞占用消防车通道等行为的严重危害,提升居民消防安全意识。
“现在停车方便了,充电也方便了。扫码,自己还可以选择充电时间。”家住惠景九龙湾的徐东海每天都要骑电动车往返慈惠街和径河街。家门口新建了电动车充电棚后,为他解决了停车难、充电难的顾虑。
电动车充电棚外观简约,车位充足。
2023年9月,惠景九龙湾还建房项目正式交房。徐东海告诉记者,住进楼房前,很多人都住在村湾里,由于没有专门的电动车充电设备,电动车都是开到家门口充电、停放。刚住进还建楼时,有的居民还没转变原有习惯,把电动车停放在自己家里或者楼栋入口处,影响了其他居民出行,且存在安全隐患。
2024年春节前,在渔门径社区、慈惠物业公司和惠景九龙湾居民代表三方联合倡议下,在小区外大门不远处,新建了2处电动车充电桩,可停放电动车500余辆。物业安排了工作人员在大门口24小时全天候值班,禁止电动车进入小区。
在整治电动车停车秩序的同时,渔门径社区还发动居民组成志愿队,共同参与管理。志愿队由社区党员、居民志愿者组成,分布在各楼栋,目前已有20余人。为了让大家心服口服按照规定去做,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对惠景九龙湾小区分片负责,逐一上门宣传劝导。
然而,停车棚刚投用后,仍有部分车主执意将电动自行车停进楼栋。经了解,这些车主主要是担心电动车被偷,或是车棚内一旦别的车辆失火会“殃及池鱼”。
为打消这些群众的顾虑,在慈惠街、慈惠物业公司的支持下,渔门径社区在2个电动自行车停车棚内都加装了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控电动车车棚内的场景。
“现在,大家都很自觉地把电动自行车停放到了停车棚。”社区副书记张琴表示,下一步,社区还将在区消防救援大队的指导下,在电动自行车车棚内加装简易喷淋系统、烟感报警器等装置,让电动自行车管理更加安全、高效。
文 - 徐卉婷
图 - 金齐天
通讯员 - 熊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