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和美乡村里的幸福生活

你认识的慈惠是什么样子?如今,与汉江平行的乡伴慈惠火爆出圈,有绿意盎然的田野和乡村,还有樈池茶吧、来蔡小院愿驿·童梦、个个世界·秘境民宿、餐厅、咖啡厅及非遗手工作坊。如今,越来越多的创业者选择在慈惠落地,越来越多的打工者选择回乡创业,正如慈惠街的口号慈爱于心、普惠于民,处处皆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美好图景。

平房搬进电梯房从“陌生人”到一家人

2023年9月,位于渔门径社区的惠景九龙湾的2786套还建房正式交房,交房当天,韩连民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装修工作,成为小区最早一批入住的居民。坐在阳台上,享受着春日暖阳,看汉江轮渡驶过,这样的场景,好不惬意。这正是韩连民无时不憧憬的新生活。

韩连明告诉记者,以前他们是住在自己建的平房,做梦都没想到现在搬进了有电梯房的江景房。小区周边,宽敞的马路、一排排路灯,汉江堤上也进行了绿化整治,修了凉亭。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她还想着约上姐妹们一起出去踏青。

记者向渔门径社区了解到,自区政府同意设立慈惠街渔门径社区居民委员会后,原胡家大队、渔门径大队8个自然村湾合并组建渔门径社区,辖域范围为东临九通路,西至中法友谊大桥,南临汉江,北至汉丹铁路,南至襄河堤,辖区现有居民875户,网格6个。

“年轻人靠遛娃建立社交圈,中、老年人靠兴趣爱好交朋友。”随着交房后越来越多的居民入住,居民的需求也出现了多样化。说起这个,渔门径社区副书记张琴给记者提到居民郑伦荣。以前,村湾话语人郑大姐经常为了一些门前屋后的琐事到社区“找茬”,和社区的关系一度显得有些紧张。为消解矛盾,渔门径社区工作人员经常主动上门拉近她与邻里关系。

渐渐地,郑大姐感受到社区工作人员的真诚和关心,与社区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郑大姐不再频繁“找茬”,而是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类活动,在她带动下,不少居民也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为此,她们还成立了一支志愿服务队,经常在小区为群众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她看来,居民和社区,要像一家人,相互关爱、相互支持。

“上下齐心”到共享新成果  

村改居,不仅仅是名字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改变。毗邻汉江的蔡家社区,景色优美宜人,在努力开展环境提升、景观改造下,蔡家社区与鸦渡社区形成了全新的“乡伴慈惠”旅游区,达到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

“白天游园、体验农事,品尝农家饭菜,晚上举办篝火音乐晚会。”每周,除了游客的光临,还有不少企业团建队伍到慈惠体验乡伴慈惠之旅。走在蔡家社区的乡间小路上,木屋民宿、大戏台、生态鹿园、亲子菜园、共同缔造工坊等景点美不胜收。

这些场景的变化,得益于社区“上下齐心”的独特管理。蔡家社区书记王君介绍,在党建引领下,社区将人居环境整理、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升级等工作纳入“五共”,形成大事小事“商量”办,美好环境大家享,群众也从“配角”变“主角”。蔡家社区定期开展的“社区书记面对面”,通过入户走访、座谈、现场办公,让十户家庭围坐在一起畅谈,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50岁的丁春丽,是蔡家社区丁家台的居民,平日里习惯用黑色的网布将自己小院里的橘子树、枣子树罩起来。然而,这一行为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湾环境的美观。社区工作人员发现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和丁大姐沟通交流,最终,丁大姐愿意拆除网布。

2023年6月,蔡家社区的共同缔造工坊召开了第一次座谈会,丁春丽受邀参加。座谈会上,丁大姐主动承担向居民解释村湾环境整洁的重要性。会后,她还自愿担任志愿者,协助社区在村湾里开展房前屋后的整治工作。她的积极转变和实际行动,激励着更多的人参与到社区环境的改善中来。

像这样“村改居”的案例,蔡家社区数不胜数,通过“熟人”上门沟通、党员当头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新途径,让居民感受更多的到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记者向蔡家社区了解到,社区由原蔡家大队和八向大队组成,现有居民1153户,共计2862人。在推进“村改居”过程中,蔡家社区还专门引进了鹿园、愿驿民宿、个个世界等项目,许多外出务工的居民看到家乡变化后,纷纷回乡创业。

如今,慈惠已连片打造成为汉水滨江风光带,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陆续捧回“全国文明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国家级“金字招牌”。城区发展、建设、民生都离不开百姓支持,慈惠居民也在为建设和谐、稳定、繁荣的幸福慈惠做出贡献。

文 - 徐卉婷


相关阅读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