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东西湖医院新增伤口中心
“请问气管切口护理可以做吗?”“可以。”1月16日上午9时,王小姐带着做了气管切开术的家人来到协和东西湖医院的伤口中心,听到护士肯定的答复后,她终于安下心来。
据悉,伤口中心成立于2023年12月,在原有外科门诊换药室基础上整合多方资源成立,位于门诊3楼外科一区,沿着地上的指引图标,很快就能找到。该中心每天上午8:00-12:00,下午14:00-17:30(含周六日节假日)开诊,不仅能提供慢性伤口护理、造口护理、失禁护理、留置管道的处理及穿刺口处理等多种护理服务,还设置有一间外科门诊手术室,可联合多学科专家开展浅表肿物切除术、脓肿切开引流术、清创缝合术、甲状腺穿刺术等日间手术。
两位专科护士为患者换药中
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加速伤口愈合
伤口中心专科护士詹欢欢介绍,她曾前往武汉协和医院伤口护理中心进修学习,并取得了优秀学员的称号。
“我们经常看到有患者来换药时,因为伤口渗液太多,整个衣服都湿掉了。”在进修期间,詹欢欢了解到除了日常使用的纱布之外,还有很多新型敷料,它们吸收渗液的效果更好,有些还具有消炎抗菌等不同功效,结合不同情形使用,能加速伤口愈合,缩短治疗周期,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比如凡士林纱布,将它用于烧伤性创口的包扎时能更好保护创面,减少二次伤害。
陈婆婆罹患糖尿病多年,脚趾变形,大拇指长期压迫食指指面,造成压迫性溃疡。“这种情况可以使用泡沫敷料,能起到消炎、减压、防粘连的作用。”完成护理后,詹欢欢还耐心地为家属指导后续居家护理方法,比如可以购买脚趾矫正器来固定脚趾,防止继续压迫。伤口中心负责人张丽娜表示,伤口或造口护理的关键是选择适合的方案。“我们会根据患者伤口情况和后续发展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并跟踪随访,确保伤口或造口情况稳定。”
组建伤口造口专科团队开展多学科合作
伤口中心门诊
据介绍,伤口造口专科团队现有四名专科护士。主管护师张丽娜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余年,2022年曾参加“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师培训班”,并顺利结业,取得中华护理学会颁发的专科护师培训合格证书。詹欢欢此前为骨外科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0多年,熟练掌握胸外科、甲乳外科、肝胆外科、骨外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主管护师贾瑞霞于2019年取得湖北省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证。主管护师张煜在2023年取得EWMA湖北国际伤口治疗师证书。
运用专业技术,能为伤口、造口、失禁等情形患者提供更规范化、人性化的治疗护理。同时,该中心背后还有骨外科、普外科、神经外科等多科专家支持。
张丽娜补充道:“目前我们中心还处于探索阶段,为更好地满足伤口中心患者的需求,下一步我们将联合各专科进行多学科合作(MDT)。”一方面,可以规范伤口管理并联动各科室专家开展浅表肿物切除术、脓肿切开引流术、清创缝合术、甲状腺穿刺术等日间手术,满足患者多元需求。另一方面,该中心紧邻相关科室门诊,如有患者在护理期间感到不适,或伤口、造口存在较严重问题,可及时协调相应专家前来看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
建立长效沟通机制为患者提供多元服务
造口护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并提供专业的科普宣教,才能帮助患者以及整个家庭更好地应对日常及突发情况。张丽娜打开电脑桌面上的文件夹,患者信息、治疗方案、其他病症等内容清晰有序、一目了然。“我们会和来做护理的患者互留电话号码,建立长效沟通机制。他们遇到问题,也可以随时向我们咨询。”
王小姐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做了气管切开术,需要进行气管切口护理,这项护理操作难度大,危险系数高,以往都要奔波到武汉协和医院本部,路途遥远。“现在老人肺部有些炎症,需要每天做一次护理,家门口就能搞定,帮我们解决很大问题。”
了解到患者的情况后,张丽娜一边进行护理,一边和王小姐沟通日常护理知识和注意事项,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完成护理后,张丽娜还在纸上写下伤口中心的咨询电话,承诺“可随时联系”。王小姐的父亲虽然不便讲话,但仍然满意地摆出点赞的手势。
多年的护理经验让护士们能真挚地理解患者和家属长期护理状态下的焦虑不安,也诚心希望能尽自己所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整个家庭的压力。“开诊一个月以来,我们不断发现患者新的需求,增加护理服务项目,希望能让来到伤口中心的患者都得到专业、满意的服务。”
据张丽娜透露,后续伤口中心还将开展护理延续性服务,帮助患者及家属提高居家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康复,把专业的护理服务送上门,让更多行动不便的患者在家就能享受到同质化的护理服务,让医院的护理工作更加有温度。
(文 张晓晔 图 金齐天 通讯员 游乐 陈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