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力 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办法一起想,事情一起干。”这是辛安渡街人大代表对于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具体响应,更是把人大工作的根深深扎进人民土壤的生动实践。从整洁的屋舍到通畅的道路,从绿色的河流到金色的田间,人大代表广泛听取群众想法,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推动“美丽、生态、富裕”辛安渡建设底色更足,成色更亮。
“拆!不要钱!”——基层治理,群众参与
3月1日上午,在自家菜园子里浇完水后,76岁的袁庆家见门前水泥路面有一根烟头,便拿起扫帚,将烟头扫进垃圾篓。他家门前的这条路是村里的第7条路,原本是一条断头路,此前这里的村民要前往革新大道主干道,得绕行两百米,但如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打通断头路,沿途涉及7户村民的拆迁,不仅要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赔偿金也不是一笔小钱。”村湾的断头路是村里人的一块心病,也是人大代表们一直放心不下的事儿。为此代表们同社区工作者多方走访调研,与群众谈心交流。很快就传来了第一个好消息,家住袁家湾的袁庆家主动打来电话,说愿意拆除自家厢房,而且不要赔偿。
“大家出行方便是大事,我不能因为自己的事耽误了大家的事,赔偿金我也不需要。”袁庆家这样表示。
村民思想和行动的巨大转变,与辛安渡人大街工委的前期工作密不可分。在断头路问题处理中,人大代表胡振忠、童胜红、潘秀芬等积极走访,结合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广泛宣传,充分听取和收集社情民意,在居民家门口开“通气会”“鼓劲会”“动员会”,与居民增进共识、凝聚民心,调动群众参与的热情。在与袁庆家的谈心交流中,代表们了解到袁庆家被拆除的厢房约60平方米,此前是家里做饭和储物的地方。为此人大代表积极协调,在袁庆家菜园旁建板房,改造成厨房和卫生间,方便他的生活,免除其后顾之忧。带头拆除自家厢房后,袁庆家又跟人大代表一道,给邻里其他几户做思想工作,最终所有居民都同意拆除院墙,方便道路扩宽。
袁家湾断头路改造前后对比图
袁庆家口中“大家的事”就这样在大家的支持下顺利解决。短短90米的断头路终于打通,包括袁庆家在内的村民们还自发对路面进行洒水养护与清洁。现在,村湾里每家每户都习惯在自家门前挂上一把扫帚,常常和人大代表一块主动清洁道路卫生。在代表和群众的家长里短和密切联系中,美丽乡村建设和“代表三进·共同缔造”等活动不断走深走实,一批批“最美志愿者”“最美道路”“最美庭院”不断涌现,居民们在基层治理中,更有参与感、责任感,也越来越有幸福感。
“没想到家门口能这么漂亮呢!”——环境提升,共商共议
“湾子里目前只有主路是水泥路,每家每户入户的地方还是泥巴,如果能硬化或是铺点步行砖,那下雨天就再也不用担心弄脏鞋子了。”
“垃圾乱倒也是个大问题。天气一热,苍蝇蚊子满天飞。垃圾分类的成果需要大家共同维护。”
“我希望再增加些路灯,尤其是公路旁边的地方。夜间出行才能够更安全。”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在群众座谈会和代表小组活动中,群众们踊跃发言,纷纷打开话匣子。
为解决辖区环境卫生问题,人大代表定期赴社区带头开展爱国卫生大清扫活动,定期清理公共厕所、垃圾箱等区域的垃圾并做好消毒杀菌工作。就三合社区徐家台村和同裕村的入户硬化问题,建议街道办事处抓住全街“擦亮小城镇”项目契机,推动老旧小区翻新改造。在代表和相关部门的不懈努力下,房前屋后铺装步行砖,修建盖板沟,新增高杆路灯。改造主要进出口道路进行,修建污水管网系统,提升主干道和房前屋后的绿化,一个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逐渐跃然纸上。此外,通过民主议事会,动员群众动员辖区群众,主动认领房屋周边200米范围内卫生维护任务,共同改善辖区环境卫生。
三合社区老旧小区翻新改造前后对比图
“村里的环境是越来越好了”“我家想参加今年的最美庭院评比”......道路硬化、新设路灯、花坛篱笆修缮、环境卫生常态化整治等工作使村湾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面对辖区群众对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更高需求,我们将严格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关于代表工作的要求,充分发挥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代表三进和共同缔造中,以实际行动积极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辛安渡街人大工委主任范春同志如是说道。
“碧波清流浇灌金色致富路”——生态建设带动产业发展
清理垃圾、上报线索……辛安渡街民间河湖长郭振与其他河湖长忙得十分有劲,“自己的家乡,自己守护,家门口的河,有了管理,才能水清岸绿。”
在辛安渡,每一条河、每一条渠都有人管。对于群众参与辛安渡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人大代表童胜红有话说。作为辛安渡大桥社区的书记,童胜红深知水生态对于辛安渡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为持续改善河道面貌,他牵头大桥社区联合街团工委、街综合执法中心、街区域发展办公室、辛安渡派出所、辛安渡小学、五龙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辛安渡环卫公司、市场监督管理所等共建共享单位组成志愿队,积极开展辖区河道清理工作。
辛安渡街成立青年志愿服务队,保护水生态环境
他表示,全力推进河道疏浚、河水治污、河岸绿化,才能真正打造美丽、生态、富裕辛安渡。辛安渡有315条沟、港、河、渠,治理长度428多公里,随着广大群众的河湖保护意识的加强,辛安渡的碧波清流,正浇灌出一条金色致富路。依托优越的水资源环境,辛安渡大力发展荷花经济、油菜花经济,种植西兰苔、凤梨萝卜、火龙果、无花果等特色农产品,养殖南美白对虾、大闸蟹、鳜鱼等特色水产。荷包湖新村的太空莲最高亩产3000斤莲蓬,莲藕和莲子畅销省内外。结合本地旅游、观光产业打造的油菜花节每年花期都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拍照打卡。随着道路交通、水利设施等的巨大改善,区域水产养殖产业由粗放走向精细,沙湖鱼业合作社“四大家鱼”亩产可达3000斤,林家台千亩螃蟹养殖基地,每亩可实现毛收入1万元。2022年,辖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94元,同比增长7.2%。在辛安渡,生态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高质量发展新画卷正在绘就。
美好环境是人民群众的普遍期待,幸福生活是人民群众的永恒追求。下步,区人大辛安渡街工委将继续依法助推“共同缔造”活动的开展,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从群众可见可知可感的实事出发,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让群众感受到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来源 区人大辛安渡街工委)